材料環境腐蝕國家試驗站的鷹潭酸性土壤材料腐蝕試驗站,位于江西省余江縣劉家站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內,東南接浙江、福建,西南接湖南、廣東,處于紅壤系列土壤分布區域的腹地,土壤化學性質、電性質具有紅壤的典型特征,其物理性質也可代表紅壤的不同質地類型。
總體概況
鷹潭土壤站依托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立。1987年,由國家科委與與基金會主持的全國土壤腐蝕試驗網,決定增設酸性紅壤腐蝕試驗站,并將站址選在鷹潭劉家站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內。
材料環境腐蝕國家試驗站的鷹潭酸性土壤材料腐蝕試驗站,位于江西省余江縣劉家站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內,東南接浙江、福建,西南接湖南、廣東,處于紅壤系列土壤分布區域的腹地,土壤化學性質、電性質具有紅壤的典型特征,其物理性質也可代表紅壤的不同質地類型。因此在鷹潭酸性紅壤中繼續進行各種常用材料制品、構件及新材料試件的埋藏試驗,并通過長期埋藏試驗的積累,能隨時提供各類材料的腐蝕數據,為這一地區中重大建設工程的設計、選材提供科學依據,避免失誤,這對酸性土壤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該站紅壤面積占紅壤區域的一半以上,母質為第四紀紅色粘土,其下為白堊紀紅砂巖,所形成的土壤環境,其化學性質、電性質具有紅壤的典型特征,其物理性質也可代表紅壤的不同質地類型。地勢開闊連片,屬農、林、牧均宜的多宜性土壤;地形以低丘崗地為主,海拔40-60 m,相對高度5-10 m,坡度 5-8o;自然植被多為馬尾松-刺灌叢-半干性禾本科草類,覆蓋率 45%。站區的生境條件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第四紀紅粘土紅壤丘崗區的一個縮影,在贛東北、浙北、皖南、閩北以及廣大的東南丘陵區有較強的代表性,因而是進行該區域農業、資源、生態與環境多學科研究的理想場所。
鷹潭土壤站通過大量的試驗,積累了大量土壤環境因素與材料腐蝕行為數據資源,這些酸性紅壤中的材料腐蝕數據與土壤環境因素數據資源,對南方地區地下構件的防腐設計、選材、壽命預測等可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