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東南大學等單位委托,2018年7月5日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海洋混凝土結構用長壽命高強耐蝕鋼筋制備與應用關鍵技術”的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由9名專家組成,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東北大學王福會教授任主任委員,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李曉剛教授和湖南大學史才軍教授任副主任委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李久青教授宣布鑒定會開始,宣讀學會對組織召開鑒定會的批復意見和鑒定專家委員會名單。主任委員王福會教授主持了科技成果鑒定。

項目完成單位東南大學蔣金洋教授代表課題組匯報了項目成果。該項目針對嚴酷環境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因鋼筋銹蝕導致結構耐久性下降和服役壽命縮短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鉻、鉬、釩合金化設計,開發出合金元素含量界于不銹鋼與碳鋼之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鐵素體/貝氏體”雙相高強耐蝕鋼筋,其屈服強度大于450 MPa,抗拉強度大于700 MPa,延伸率大于18%,耐海水腐蝕性能比普通鋼筋提高10倍以上;通過采用閃光對焊等方式確定了耐蝕鋼筋之間以及耐蝕鋼筋與其他異種鋼筋(不銹鋼鋼筋、普通鋼筋)之間的連接工藝,解決了耐蝕鋼筋因為中高合金含量難于焊接連接的關鍵問題;建立了基于概率論和可靠度分析的耐蝕鋼筋混凝土腐蝕壽命預測模型,并對特定使用環境下耐蝕鋼筋混凝土進行了耐久性設計,為其工程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該高強耐蝕鋼筋已經應用于山東省青連鐵路膠州灣特大橋工程的線下基礎。該成果的推廣應用,可大大降低鋼材的使用量,并可節能減排、節約資源,對在苛刻使用環境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長效、安全的應用提供了保證。
鑒定專家審查了相關鑒定材料,經質詢討論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先進性,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鋼筋耐蝕設計與焊接工藝技術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