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革新和進步,總是要經歷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腐蝕控制系統工程理念及其理論、原則、技術和措施實施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問題。
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思維與管理模式的改變。要將腐蝕預防與控制的整體觀念和成套技術滲入到設計與制造中,進行人員思維方武的改變,制造公司管理模式的改革,各類人員技術責任的調整,難度是相當大的。需要說服方方面面的部門與人員,辦法只有一個,與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共同研究、共同創造。
其次,需要解決八大難題:(1)在純凈高空飛行的飛機為什么會出現腐蝕?腐蝕如何發生的?(2)腐蝕控制要不要、能不能進入設計,如何才能進入設計?(3)控制從設計開始,那么設計師的責任,任務和具體設計原則是什么,(4)制造工程師如何控制制造過程,才能不帶來腐蝕隱患, (5)如何控制外購材料、外購零部件、外購整機裝配件, (6)如何從設計、研制、生產、使用直至飛機退役全過程進行全方位控制?⑺如何統一全機腐蝕控制思想、原則和要求?⑻ 如何在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中采取有力措施?
第三,要使腐蝕預防與控制能夠確實地進入設計、制造、使用、維護全過程進行全員全方位的控制必須遵守一系列的技術管理原則,這些原則可以概括為十大技術原則,如:(1)設計的產品,外形不僅要美觀,更要防止污染源的進入;(2)不可避免進入的污染源要“上排下泄”設計好排放渠道予以排除;(3) 慎重設計各個零部件的使用應力,重要件、關鍵件要低于應力腐蝕門檻值等等十大原則。
第四,還要解決十二項技術工作:(1)制定“腐蝕預防和控制大綱” 解決總體方案設想和防腐蝕設計等級與策略;(2)制造公司(設計與制造)按照上述設想,陸續制定《腐蝕控制設計指南》、《不同金屬接觸設計》、《材料選用指南》、《涂鍍層技術規范》、《制造過程腐蝕控制指南》、《腐蝕預防處理手冊》、《質保體系腐蝕控制規范》、《腐蝕控制使用維護說明書》,以及《腐蝕預防與控制培訓大綱》;(3)防腐蝕密封設計;(4)防腐蝕結構設計等十二項技術。
在實踐中驗證
李金桂先生擔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十幾年,與許多防腐蝕工程公司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密切的聯系, 首先獲得了北京中腐防蝕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遍布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石家莊、深圳、延安等全國大中城市的管道防護,包括石油天然氣管道、城市供水管道、供氣管道、熱力管道等1000多項,工程中進行了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保證50年不出現重大的腐蝕故障。后又在江蘇凱星防腐防火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利達防腐工程有限公司等所實施的重大防護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擁有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提高了建設工程項目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結束語
縱觀李金桂先生在“腐蝕控制系統工程”發展這三十年,正可謂:三十年磨一劍,瀝瀝心血終成正果。從1980年的腐蝕調查,有一個新的發現;1984年出書闡述了一個新的理念及具理論、原則、技術和措施;1993年兩個新型飛機設計制造中的成功應用,1100多項民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成功;李金桂將研究成果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實踐-補充-實踐-提高-實踐-完善,于2006年出版了《腐蝕控制設計手冊》,由此形成了我國的“腐蝕控制系統工程學”。于2009年又出版了《腐蝕控制系統工程學概論》,通過近三十年的心血付諸,李金桂先生的研究終于形成了一門新的學問—— “腐蝕控制系統工程學”。在采訪快要結束時,李金桂先生表示,要借此機會真誠地感謝三十年來許許多多同事、同行、朋友為此所付出的努力、所做出的貢獻!
2011年,《腐蝕控制系統工程學概論》一書被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定為選修課程,希望那些在這—方面懷有遠大抱負的莘莘學子們,通過他們的努力,為減少腐蝕破壞,延長材料使用壽命,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2011年7月中旬在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舉辦的“腐蝕控制系統工程”專題研修班部分學員與李金桂先生的合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腐蝕航空李金桂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