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材料大氣腐蝕試驗站網
文/張三平,蕭以德·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
我國材料大氣腐蝕試驗站網建設及材料腐蝕試驗、研究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至今已近60年,歷經了“建立”、“建設”、“發展”的三個歷程,目前已培養建設了批跨行業、跨部門,科研素質比較高的研究隊伍,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為我國新材料的研制、開發與推廣應用,以及重大工程建設作出了貢獻。
下面重點介紹大氣腐蝕站網發展至今的分布和試驗研究現狀,以及研究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應用與貢獻。
站網的分布和試驗研究發展現狀
大氣腐蝕站網經歷初始建設階段(1957~1976年);恢復與建設階段(1978~2000年);快速和重點發展階段(2001~至今)。
2004年6月9日,國家科技部基礎司在北京組織、主持召開了“國家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專家組”和“國家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站專家組”成立大會暨專家組第一次工作會議。2005年,科技部下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國家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站網建設與數據積累”,站網協調辦公室設在北京科技大學,負責項目實施。根據“材料環境腐蝕國家試驗站申請與評審暫行辦法”,國家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站專家組遴選、評審,上報國家科技部。2009年在全國科技工作表彰大會上由科技部正式授牌,有13個試驗站成為我國“大氣環境材料腐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見表1。
表1 13個大氣環境材料腐蝕國家野外科學院觀測研究站
此外,西沙(北熱帶濕潤海洋大氣)試驗站、格爾本(高原干旱鹽湖大氣)試驗站(點)、長自山(中溫帶亞濕潤鄉村大氣)試驗站(點)等作為環境代表性試驗站, 于“十五”、“十一五”期間的國家項目研究中,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試驗工作。
試驗、研究任務及成果
研究任務
站網恢復建設的“六五”至“九五”期間和2000年以后發展期間所示“大氣站網”承擔國家重大項目概況如表2所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大氣腐蝕材料試驗站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