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與研究進展、成果
(1)材料大氣腐蝕數據積累
“大氣腐蝕站網”根據國家需要,組織大規模投樣有三次,分別在l983~1984年、2001~2002年和2005~2006年期間進行,各類試樣種類、數量見表3.
歷經30年“大氣腐蝕站網”兩個發展時期的試驗,積累了六大類材料(制品)在13個典型大氣環境下的腐蝕數據計約l0多萬個;大氣環境因素(氣象、大氣腐蝕性物質)63000余個;編寫了我國大氣環境下國產常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高分子材料和保護性涂(鍍)層腐蝕數據匯編和我國典型大氣環境因素匯編;編制了材料受大氣腐蝕后的典型腐蝕圖譜;建立了國產常用材料大氣腐蝕數據查詢服務系統。
(2) 材料大氣腐蝕研究
①材料環境腐蝕、老化行為研究。研究了北京、沈陽城市大氣污染主要因素對材料大氣腐蝕影響;典型鋁合金材料在海洋大氣中腐蝕敏感性及原因;北方高寒氣候與南方氣候環境下,高分子材料老化行為差異、特征及與太陽紫外能量關系的研究;腐蝕性嚴酷的萬寧濕熱海洋大氣、重慶酸雨大氣環境下,碳鋼、低合金鋼與耐候鋼腐蝕性差異及金屬噴涂層耐腐蝕行為研究;我國不同大氣環境下不銹鋼大氣腐蝕的規律。
②碳鋼、低合金鋼大氣腐蝕行為預測。通過研究,分別獲得了各個試驗站環境下鋼的大氣腐蝕發展動力學關系式中冪函數參數n與鋼的化學成份之間定量關系。按D=Atn關系式進行預測,發現全部鋼種的預測計算值與實際值吻合。由此率先提出在我國典型大氣環境下通過碳鋼、低合金鋼合金元素以及環境因素預測其腐蝕行為的方法。
③碳鋼、低合金鋼殘余元素對腐蝕的影響及新型耐候鋼的研發。由17種碳鋼、低合金鋼的長期暴露試驗結果發現,在其殘余元素規定含量范圍內,適當調整P、CU、S的量,可使其耐蝕性提高50%~l00%,基此發現,成功開發了經濟型的耐候鋼。
④我國大氣環境腐蝕性研究及典型地區大氣腐蝕性等級圖。通過大量試驗和科學分析,首次提出了我國典型大氣環境類型的腐蝕性等級;通過研究,繪制了遼寧和海南兩個地區性的大氣腐蝕等級圖。
⑤我國西部特殊大氣環境材料腐蝕研究。通過在我國西部地區拉薩(高原)、庫爾勒(沙漠)、敦煌(沙漠)、景洪(熱帶雨林)、格爾木(鹽湖地區)等有代表性環境下,開展材料腐蝕研究,發現以前許多沒有進行深入探討的腐蝕行為機理。同時采用標準高分子材料,對高原環境的老化嚴酷性進行了分析。
(3)試驗方法標準化及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多年的研究實踐,建立了我國完整的大氣腐蝕試驗方法體系,并形成標準化;同時結合研究成果制定,完善了我國腐蝕與防護及材料環境適應性的技術標準。針對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開展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控制技術研究,包括服役環境腐蝕性評估、鋼結構防腐蝕設計、防護材料質量技術指標控制等相關領域研究。
研究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應用
我國大氣環境腐蝕研究成果已在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業設備及產品加工制造、材料的改性與新材料、新技術開發以及國防建設中獲得廣泛應用,并在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中日益發揮積極作用。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針對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工程開發建設,20世紀90年代在長江三峽地區的葛洲壩、三斗坪、秭歸開展自然環境腐蝕研究,積累了100種金屬、涂鍍層材料、腐蝕數據近5000個。
自1984年,先后承擔了金屬及金屬涂層在三峽地區的環境腐蝕研究;金屬結構防腐蝕措施研究;閘門及金屬構件在三峽水、大氣中的腐蝕與防護對策;金屬復合噴涂及稀土鋁合金噴涂層研究及其封閉涂料選擇的研究;抗高速水流沖蝕和泥砂磨損的抗蝕材料選擇和工藝研究;永久船閘結構錨桿自由段防蝕復合涂層耐蝕性試驗研究;大壩排沙復合鋼管焊縫區腐蝕及治理;三峽混凝土大壩表面防護等8個專項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為中國長江三峽總公司和水利部長江水利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所采用,分別在三峽水利樞紐的臨時與永久船閘、各種工作門及檢修門、攔污柵、永久船閘錨桿自由段、三峽混凝土大壩等設施及其結構的防腐蝕設計中獲得應用。
此外,二灘水電開發公司建設的錦屏水電站有關鋼結構防護技術設計方案、隔河巖、王甫洲、萬安等水利工程防腐蝕中也相繼采用了這些成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大氣腐蝕材料試驗站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