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毛新平院士:打破成規 變不可能為現實!
    2016-05-27 14:54:13 作者:王元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一直以來,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家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鋼鐵發展直接影響到與其相關的國防工業及建筑、機械、造船、汽車、家電等行業。高性能鋼鐵材料始終是金屬材料工程領域主要的發展方向,可以堪稱為“工業之母”。 為了讓更多的業界人士了解我國冶金材料的先進科普知識,開闊視野,中國腐蝕與防護網記者特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的毛新平院士做相關方面的精彩解讀……

     

        3 月3 日,記者有幸采訪到在北京出差的毛新平院士。初見毛院士,謙遜和藹、氣質儒雅,讓人倍感親切。記者了解到毛新平院士現任武漢鋼鐵( 集團) 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從事大型冶金工程項目設計、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和低成本高性能鋼鐵材料開發。從武漢鋼鐵學院的碩士到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士,從研究院到鋼鐵企業,無論是求學經歷還是科研工作,他都是在國內完成,是一位地道的“國產專家”。


        他在低成本高性能鋼鐵材料和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在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相關領域“后來者居上”作出了巨大貢獻。興趣是他27 年來堅守科研陣地的最大動力。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毛院士表示非常高興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做更多的科研,研發更多的產品,下一步,他將在鋼鐵制造流程和高性能鋼鐵材料方面做進一步的工作。


        下面記者帶您走進毛新平院士的科研世界:


        孜孜不倦 以碩果見證鋼鐵科技的崛起與輝煌毛新平院士的科研經歷,見證了我國鋼鐵科技創新的崛起與輝煌!

     

    d55be61592eef0964d82f198e0aca371.jpg

    毛新平院士


        1989 年毛新平從武漢鋼鐵學院研究生畢業被分配到原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從事冶金工程設計。


        1990 年,年僅25 歲的毛新平成為我國第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團隊里最年輕的一員。薄板坯連鑄連軋是“帶來世界鋼鐵工業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新技術”,由西方國家率先提出并研究,第一條產線由德國新馬克研發,在美國建成投產。當時國際上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我國冶金工業部也特別地關注。


        1995 年,30 歲的毛新平成為國家重點工程——薄板坯連鑄連軋示范工程的總設計師。 該項目當時為國家“七五”重點項目,在設計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進展非常順利,于1999 年順利投產。并獲得國家工程設計銀質獎,這對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在我國廣泛地推廣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通過不斷地在工藝上、技術研究上、產品研發上做大量的工作之后,該產線在產品上的特點也凸顯出來,對我國鋼材產品結構的調整、技術進步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999 年,34 歲的毛新平成為中冶南方副總工程師。


        從1989 年至2002 年,毛新平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走過了13 個春秋,并完成了多條產線的設計。


        2002 年,毛新平應聘成為珠鋼總工程師、副總經理、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所所長。


        所謂微合金化是在鋼中加入微量的元素來改善鋼的綜合性能。一直以來微合金化技術用的元素是鈮和釩,但是存在一個問題,我國鈮資源幾乎沒有且進口價格昂貴。在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曾經也有不少科研人士想過使用元素鈦,但由于其性能波動極大且不可控,大家都認為鈦微合金化幾乎不可能,因此該項技術的設想基本被放棄。


        毛新平經過認真思考并打破常規,將首攻方向確定為新工藝條件下的鈦微合金化技術,他認為我國鈦資源豐富占全球儲量46%, 研制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條件下的鈦微合金化鋼,能夠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目標,并最早開始探索該項工藝技術。基于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毛新平團隊利用鈦微合金化技術生產700 兆帕高強鋼, 合金化成本僅為傳統技術的1/3,節能大約降低60%,在收益和成本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善。隨后,毛新平團隊又成功突破了熱軋薄鋼板、高品質特殊鋼等工藝技術難關,填補了我國薄規格熱軋鋼板生產領域的技術空白,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毛新平及其團隊研發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等領域,同時帶動了我國集裝箱生產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擁有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最多、產能最大的國家,在國際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從2003 年至2013 年,一種追求科研真理的信念使他很快地適應了企業文化管理和工作環境的轉換,毛新平在珠鋼又走過了11 個春秋。毛新平團隊把在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流程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產品的競爭力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2013 年至今毛新平擔任武漢鋼鐵( 集團) 公司常務副院長,并繼續從事薄板坯連鑄連軋方面的研究。


        毛院士表示這27 年來一直從事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相關的工程設計、工藝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品應用技術研究方面的工作,過程雖艱辛,但覺充實、快樂!


        談及這一路走來的體會,毛院士表示:要成功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興趣是先導。對一項工作或者研究感興趣之后,才能認準目標方向,努力去做;第二堅持是路徑,在科研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去堅持才能達到目標;冶金行業的研究更注重的是解決工程科技中的實際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地學習、思考、研究、及時地總結。

     

        鋼鐵行業困境是暫時的 前途是光明的

     

        毛院士表示目前的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負面的社會報道較多。鋼鐵行業的發展必須要考慮到整個人類社會的和諧、可持續性發展,一方面去產能,另一方面創新驅動。


        客觀來講,鋼鐵行業通向健康發展之路都會經歷這樣發展歷程。


        首先從國際上發達國家的鋼鐵行業發展歷程來看,從歐洲到美國、日本、韓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都經過了行業的快速增長,然后重新調整回到一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階段,我們國家鋼鐵行業發展也會遵循這樣的規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鋼鐵工業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現產能過剩,只是對于不同的國家過剩的程度不同而已。


        比如,美國在發展過程中,鋼鐵的最高產量達到1.2 億-1.3 億噸,現在的產量也基本穩定在6000-7000 萬噸左右,在最高產量的一半左右;目前我國實際的鋼鐵產能在12.5 億噸左右,2015 年產量在8.04 億噸。從未來的發展來看,我國鋼鐵產能是明顯過剩。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明確提出,對于鋼鐵、煤炭、電解鋁、玻璃等行業要去產能。鋼鐵的產能須去掉1-1.5 億噸。這個決定非常正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我們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掉部分技術含量不高、消耗能量較多、環境污染比較大的產能,使得鋼鐵行業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鋼鐵材料會被長期使用下去。


        從資源的豐富性、資源的性價比、性能的多樣性、產品的可回收利用性等各個方面來衡量。我們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結構材料可以替代鋼鐵。


        鋼鐵行業的發展應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五個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一方面要創新。通過創新的工作使得我們的流程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如長壽命、高強度、耐蝕性能等,以減少社會的剛性需求量;再一方面要綠色,要遵循環保理念;最后我們整個社會來共享鋼鐵工業發展的成果。


        總體來講,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問題只是這個產業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周期性的問題,我們相信通過中央、地方、行業的共同努力,鋼鐵行業將會健康持續地發展。

     

    誠摯寄語年輕人:興趣與堅持是成功的動力

     

        毛院士謙虛地表示他只是冶金材料領域里無數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員,對于冶金材料領域的年輕人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只能簡單說幾句:


        第一、興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年輕人應盡可能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去做,然后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第二、要有充分的信心。對于行業遇到的問題,年輕人需要一個理智、客觀的看法,并對從事的行業要有充分的信心。


        第三、要理論結合實際。年輕人需更多地要考慮理論研究結合實際,去生產第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找到問題,以確定研發方向。


        第四、打破成規、開拓創新。年輕人需有開拓性的思路,嘗試突破,去探索別人沒做過的事情,甚至曾經認為不可行的領域都值得去探索,不墨守成規、不固步自封,堅持創新,把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

     

        下一步的產品研發將多管齊下

     

        4 月24 日是“世界腐蝕日”。談及材料的腐蝕問題,毛院士表示材料腐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是腐蝕速度的快與慢而已。材料的腐蝕帶來的損失是巨大,如何提高材料的耐蝕性能、使用壽命、控制腐蝕,腐蝕界的很多專家早已經討論和論證過很多次。 在此他只補充一點,就是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材料的開發和耐蝕性能的研究結合得不夠緊密,下一步將探索更加復雜的材料成分領域,在做材料產品研發同時,也要考慮材料應用性的問題、耐蝕性能等問題,在成分設計、制造工藝當中應把涉及到材料腐蝕方面的問題同時考慮進去。

     

    后記:毛新平院士作為中國工程院冶金領域最年輕的院士,他的那種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堅持創新思維、積極探索、甘于寂寞、勇于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感悟和學習的!

     

    人物簡介

     

        毛新平,男,1965 年6 月出生于湖北鄂州,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級高工、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1989 年畢業于武漢鋼鐵學院,獲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1989 ~ 2002 年,在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工作,歷任軋鋼工藝設計師、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2002 年起在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總工程師、副總經理、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所所長。 現任武漢鋼鐵( 集團) 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1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 。


        兼任中國工程院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協會理事、中國金屬學會低合金鋼分會常務理事和軋鋼分會理事,《JOURNAL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鋼鐵》、《鋼鐵研究學報》和《中國冶金》等科技期刊編委,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和武漢科技大學“楚天學者”講座教授。


        長期從事低成本高性能鋼鐵材料和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取得多項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 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 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1 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和廣東省專利金獎各1 項、授權發明專利23 件,發表論文160 余篇,其中SCI 和EI 收錄60余篇次,出版專著《薄板坯連鑄連軋微合金化技術》,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科學技術類原創圖書。


        所獲:2011 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首屆杰出工程師獎;第三屆魏壽昆冶金青年獎;2010 年全國勞動模范;2009 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在线人成视频色9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