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76 年科學春天到來,好運氣接踵而至。我及時趕上77 屆高考列車,加入了快速發展的科學研究大軍,開始了我的腐蝕科學研究生涯。中學玩無線電,就業后司職電工,大學學習化學,研究生階段研究腐蝕電化學課題。回頭來看,電學+ 電化學+ 腐蝕科學= 腐蝕電化學科學,成為我一生事業并非偶然,而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事實上,經歷了近40 年的腐蝕電化學研究,我剛剛理解了電學+ 電化學+ 腐蝕科學= 腐蝕電化學這一公式的意義在于系統化知識的價值。腐蝕過程中流動電荷把電學規律、電化學規律和材料腐蝕規律關聯為腐蝕體系,腐蝕過程中各個階段都留下不同形式電荷流動的痕跡,材料腐蝕過程和腐蝕電化學過程被電荷流動信息聯系為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系統。理解這一點有助于合理解讀各種復雜環境下的腐蝕行為和作用機理。腐蝕過程中電位、電流、阻抗等電信號間的關聯為解讀極化曲線,電化學阻抗,電化學噪聲等復雜腐蝕電化學數據中蘊含的腐蝕信息提供了重要途徑。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另一位名人的話“當知識不成體系時,它是無用的,只是碎片。”也告訴我們,只有相互關聯的系統化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有用的知識+ 想象力”能夠解決復雜學術問題,是發現新現象新規律,發展創新研究工作的唯一工具。
腐蝕科學是一門涉及化學、材料、電化學、數學、電子學、環境、工程、儀器和計算機等多學科綜合性應用科學。我國本科教育中沒有設置腐蝕學科專業,研究生教育階段大多沒有經歷系統化腐蝕專業科學訓練。由于化學和材料專業學生的腐蝕科學知識缺乏系統性,在研究生科研階段又限于局部研究領域,導致他們的腐蝕知識碎片化,從而限制了他們的腐蝕課題科研想象力,故而大多很難產出高水平創造性科研成果。
很多研究生善于考試,卻不善于解決實際科研問題,體現在掌握的學科知識碎片化,缺乏聯想力和想象力,在研究復雜科學現象時常常走入歧途。考試題有標準答案,而前沿科研課題通常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拓寬思路來探索答案。新思路來源于聯想力,聯想能夠重構系統化知識體系為邏輯關聯的信息網絡。碎片知識之間缺乏關聯信息,不支持聯想力和想象力,難于獲得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青年學者科研項目申請中視野和思路因缺乏多方位系統化知識想象力支撐的創新性也是落選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顯然起源于我國中小學階段高考驅動型面向“知識點”而非“知識體系”的碎片化考試為目標的教育方式。豐富想象力需要除卻束縛,扶持和鼓勵新-奇- 異聯想。我國中小學階段不但不鼓勵發展興趣,反而用模式化考試束縛了聯想空間,導致學生缺乏想象力。
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就用各種低級規矩和制度扼殺了孩童的想象力。可以預見,他們將來會因貧乏的想象力而難于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我國科研學者近年來頻繁受到缺乏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前沿影響力弱,離諾獎越來越遠等詬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思考科學問題時缺乏豐富想象力!想象力實質是聯想力,而聯想力產生于系統化知識。碎片知識之間缺乏關聯而阻礙想象力,自然不會產生高價值創新思想。
如前所述,腐蝕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由化學、電化學、材料學為主體,并由數學、電子學、工程學、環境學、信息學構建的信息網絡關聯為一個體系,其中各個單元之間都存在已知和未知密切信息關聯通道。找到這些關聯通道,研究的腐蝕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可想而知,依據無關聯局域碎片化知識無法獲得關聯信息,自然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腐蝕數據解讀關聯腐蝕信息是解決腐蝕研究課題的關鍵,由此可見系統化知識體系的重要性。
愿《腐蝕防護之友》助力腐蝕科研工作者構建各自系統化腐蝕學科知識體系,拓展腐蝕科研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