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 1988-2010 年二十三年間69667 篇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的情況進行分析,試圖由此對比國內外學科研究狀況,分析腐蝕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圖 1 是 1995-2010 年十五年間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數的增長趨勢圖。可以看出,在這十五年間,腐蝕科學相關 SCI論文發表數量呈現出加速增長的勢態,2010 年發表的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數約為 1995 年的 3 倍。表明這十五年是國際上腐蝕科學蓬勃發展的十五年。發表 SCI 論文最多的國家是美國,達到了 17.9%;中國位居第二,占總數的 11.2%。
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 2011-2015 年間發表的腐蝕學科相關的 SCI 論文展開分析。圖 2 是這五年間與腐蝕科學相關的 SCI 論文數的增長趨勢圖。可以看出,這五年間共發表與腐蝕相關的 SCI 論文 32152 篇,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發表數量呈現出平穩增長的勢態。
這五年間,中國取代美國成為發表 SCI 論文最多的國家,達到了 21.41%;美國從之前的第一掉落到第二,占總數的15.42%,如表 1 所示,日本和印度緊隨其后,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名。這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腐蝕學科也相應地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領先世界其它各國。表2 統計了世界范圍內從 2011 年到 2015 年五年間發表腐蝕科學 SCI 論文最多的科研機構列表,可以看出近年來從事腐蝕科學研究的機構中最活躍的是中國科學院,共發表 SCI 論文 689篇,占到總數的 2.14%;其次為印度理工學院和日本東北大學,分別發表 SCI 論文 372 篇和 337 篇,占到總數的 1.16%和 1.05%,北京科技大學緊隨其后,以 312 篇論文占到總數的0.97%。近五年發表腐蝕科學SCI論文最多的16家科研機構,中國的科研機構就有6家,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由此可見中國腐蝕學科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
接 收 腐 蝕 科 學 相 關 SCI 論 文 最 多 的 雜 志 為 CorrosionScience,2130 篇, 占 到 總 數 的 6.62%; 其 次 為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和 Corrosion,分別為 1009 和 898 篇,占到總數的 3.14% 和 2.79%。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研究的主題領域廣闊,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學、化學、冶金學和冶金工程、材料科學、涂層和薄膜、電化學等領域。可見,腐蝕科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是以材料學科為基礎,并與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等學科共同發展。
圖 3 是 2011-2015 年五年間國內腐蝕科學相關 SCI 論文數的增長趨勢圖。從圖中可知,在過去五年間,腐蝕科學相關SCI 論文發表數量逐年增加,2015 年發表的腐蝕科學相關 SCI論文數達到 1500 篇。結合圖 2 可以看出,國內腐蝕科學相關SCI 論文數的增長比國際腐蝕科學發展更加明顯,表明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腐蝕科學的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表 3 顯示了國內腐蝕科學相關發表 SCI 論文數較多的主要機構。中國科學院依然是近年來從事腐蝕科學研究的機構中最活躍科研院所,發表 SCI 論文 689 篇,占到總數的 10.01%,其主要單位為:金屬所、海洋所、材料所、過程所、化學所和物理所等;北京科技大學躍居第二,浙江大學位于第三,分別發表SCI論文312篇和215篇,占到總數的4.53%和3.12%。縱觀中國從事腐蝕科學工作最活躍的 18 家機構,除了中科院外,全部為高校,表明國內從事腐蝕科研的單位依然主要集中在高校。
隨著我國制造業規模和質量得到快速發展與提升,我國腐蝕與防護學科也得到迅速發展,表明我國腐蝕科學研究的發展更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不僅表明我國腐蝕與防護基礎研究已經成為國際腐蝕與防護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且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防護技術方面,各類傳統和新型耐蝕材料、緩蝕劑、各類新型涂層與涂料和電化學保護新技術也大量出現并迅猛發展,成為推動我國,乃至世界腐蝕與防護學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腐蝕與防護產業和企業發展方面,不僅能夠完全解決我國各行業出現的材料腐蝕問題,而且本身也形成為巨大的產業。隨著我國高鐵、海洋、石油、電力和通訊等領域迅猛發展,對高性能耐蝕材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是,材料研發與生產缺乏針對這些復雜環境、復合載荷、全壽命周期條件下高性能結構材料的設計、制造和服役行為中的科學問題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發,仍不能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發展需求,嚴重制約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導致了我國材料性能差、質量不穩定、使用壽命短等一系列問題。從學科整體水平看,國內外尚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防護技術開發與工程應用方面。
分析表明,我國腐蝕與防護學科的主要矛盾表現為:國家發展對學科建設的巨大需求與學科本身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決以上矛盾,就是我國腐蝕與防護學科需要長期努力的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