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澤,飛機結構壽命與可靠性專家。1936年出生于遼寧岫巖,1962年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空軍首席專家和空軍某部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在結構壽命和可靠性理論研究中,發表了百余篇論文。這些理論成果不僅被我國飛機定壽和強度規范引用,而且被美國和一些國際學術刊物全文引用。在我國大機群飛機定壽領域中,首創了“系列飛機定壽法”,并以此方法為指導,從技術上主持完成了我國各系列飛機定壽和延壽的重大系統工程研究課題,解決了我國建國以來一直要解決而又沒有解決的重大系統工程難題,產生數千架飛機的軍事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我國大機群飛機定壽、延壽和飛行安全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1996年獲何梁何利技術科學獎和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3年獲空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2項。
張福澤
飛機疲勞壽命單機監控各節點的判據式和相應的類比計算模型
本文在機群飛機通過全尺寸疲勞試驗,已給出平均總使用壽命和各次翻修壽命的基礎上,研究給出單機壽命監控飛機的首翻、二次、……n次大修和總使用壽命各節點上的結構疲勞損傷的判據式和相應的判據模型[如式(1)—(4)]。這族模型是通過各次翻修壽命、總使用壽命和結構損傷的計算,給出單機監控飛機各個節點上的結構損傷判據式,以此監控飛機在各個階段上疲勞壽命的使用。這族模型一目了然地把單機監控飛機的結構損傷計算式與機群飛機各節點的平均損傷計算式和各節點壽命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由此導出壽命耗損系數。用這個耗損系數和機群飛機平均總使用壽命便可確定出監控飛機的單機使用壽命和剩余壽命。由于本模型族計算的結構損傷是作為求監控飛機壽命的損耗系數用的,不改變通過疲勞試驗給出的總使用壽命和各大修節點壽命,使用部門仍用原飛行小時壽命指標控制和管理壽命,便于應用。本文還對單機壽命監控中的相關載荷譜問題進行了論述。
式中,和
:監控機和疲勞試驗機1個譜塊的第i級應力; ni和
:監控機和疲勞試驗機1個譜塊的第i級應力的頻數; Ri:1個譜塊的第i級應力比;
:疲勞試驗機試驗總循環次數; L':機群飛機的總平均壽命;
:機群飛機的第1、第2、第n次翻修壽命。
-
標簽: 第十六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大會, 張福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