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5所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原理樣機通過中海油集團公司的評審,年內將開始工程樣機研制,我國海底管道檢測服務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將很快被打破。
海底管道
石油天然氣的管道運輸是我國五大運輸產業之一,對我國國民經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稱為“能源血脈”.然而,近年來,因管道損傷導致的管道安全事故頻發,尤其是海底油氣泄漏事故,不僅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也給環境造成了極大危害,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海底管道病不起,治療難、費用高”,業內專家曾這樣形容。因某次海底管道腐蝕檢測誤差,帶來的管道加固和再維護費用就高達5000萬元。由此,“能源血管”疾病的預防成為了一個現實課題。
管道漏磁內檢測技術是當前國內外公認的最完善的管道檢測手段,目前國際上90%的管道內檢測采用該技術。它采用了一對南北磁極的強磁場磁化飽和管道,在該管道內部就會有均勻的磁場,當管道存在缺陷的時候,就會在缺陷處有磁場泄漏,對應的泄漏磁場檢測就是漏磁檢測。就好比自來水管中有滿載的水流通過,當水管發生泄漏或者破損,在破損處就會有水泄漏。
但由于海底管道應用條件和腐蝕因素等較為復雜,對檢測器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的要求較陸地管道高得多,即使國內對此項技術高度重視并跟蹤了20多年,仍未在產品實現上取得突破。由于國內檢測技術與實際需求存在差距,“洋體檢”長期壟斷了我國海底管道的體檢市場。更由于國外企業可通過檢測確定管道地理坐標信息和管道運行信息,使得國家油氣信息遭遇泄露風險。而且海底管道享受一次“洋體檢”服務并不便宜,價格高達近6萬元/公里。
面對著起步更早的競爭對手,35所在接到項目需求后迅速開展管道漏磁內檢測技術研究和研制工作。經歷一年半的時間,35所就拿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檢測器樣機。年僅29歲的項目負責人鄭莉說:“我們的檢測器在海底管道里利用油氣壓力穿行,跑一趟下來,通過高精度漏磁檢測技術,可以捕獲并存儲管道內外壁的腐蝕、缺陷信息,實現對缺陷點的準確識別、精確定位,實現專家級的檢測。”
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實現應用后,能夠提供一整套管道檢測評估服務。就像普通人所熟悉的體檢,通過出具的體檢報告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問題及治療建議。一份精準的體檢報告是“能源血管”保健、修復的重要依據,可實現對癥就醫,避免亂用藥、用錯藥的損失和風險。
“檢測器有被卡在管道里或在管道里解體的風險,特別是在管道拐彎、變形處,保證檢測器安全通過是難點之一。”鄭莉說:“也正是由于航天產品的高可靠性保證,讓我們的產品有與國外產品一較高下的能力。并且,我們的研發是完全基于國內管道的需求,能提供品質更高的檢測服務。”
目前,35所以8英寸這種最小口徑的海底管道為對象進行檢測器研發,已經突破并掌握了關鍵技術。這還只是第一步,35所后續將研發10、12、14英寸等系列口徑的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伴隨著第一位“體檢師”上崗,高精度海底管道在線檢測設備系列化、高精度陸地管道在線檢測設備系列化、管道檢測數據分析服務、管道壽命評估服務將陸續形成。
“產業化的準備已做好。”35所一位負責人說:“35所3700平方米的在線檢測系統廠房,600平方米在線檢測系統研發中心將在兩年內建成,能夠提供全套的管道檢測服務、管道疲勞和壽命評估服務。國產海底管道漏油檢測器替代國外產品,這是我們將軍用防務技術拓展到國民經濟領域的一個體現,也是航天科工‘大防務、大安全、大融合、大發展’的體現。”
更少的體檢費用、更短的評測周期、更強的保密性、更好的用戶體驗,國內正期待“本土體檢師”早日上崗。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月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郭靜 電話:010-82387968-802
QQ: 815397784 郵箱:guojing733@163.com
-
標簽: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海底管道腐蝕檢測裝備, 壟斷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