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及其制品的腐蝕是發生在工業等各個不同行業部門,并和人們生活有密切聯系的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你知道嗎?腐蝕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甚至超過風災、火災、水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總和。每年由于腐蝕引起的損失是各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3%左右,而腐蝕所帶來的地球環境污染問題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做好防腐蝕科普的宣傳,提高腐蝕和防護意識,刻不容緩。為此,在2014年世界腐蝕日之際,我們于4月24日采訪了《腐蝕與防護之友》雜志名譽社長、中國腐蝕與防護領域專家楊德鈞教授(以下簡稱楊老),請他來給我們講講如何開展防腐蝕的科普工作。
楊德鈞教授
防腐蝕很重要,科普更重要
2011年4月24日,“世界腐蝕日”中國區宣傳活動暨《腐蝕防護之友》雜志創刊揭牌儀式在京舉行,這是“世界腐蝕日”在中國區的首次宣傳活動。
回憶起這次活動,楊老說:“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對于這個活動相當重視,學會理事長陳光章和秘書長李曉剛親自參與活動。腐蝕和防護知識的發展和傳播是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重要職責之一,為了更好地科普腐蝕與防護的知識,學會創辦了《腐蝕防護之友》雜志。并邀請了師老(師昌緒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主要從事合金鋼、高溫合金及材料強度的研究工作,領導研制成功中國第一代鑄造多孔氣冷渦輪葉片。)對雜志題詞。在題詞后,師老對學會的同志說,‘防腐蝕很重要,防腐蝕普及更重要,通過科技知識的普及,實現科教興國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在北京舉行的首次世界腐蝕日宣傳活動上,我們邀請了北京地區的中國科協科普部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和在京科技院校學生代表以及相關媒體人員50余人參加。在活動上,八名院士(師昌緒、肖紀美、李鶴林、干勇、曹楚南、柯偉、侯保榮、徐濱士)共同發起關注腐蝕問題的倡議,希望我們廣大群眾能夠認識和重視材料的腐蝕問題。《腐蝕防護之友》雜志也在這一天舉行了創刊揭牌儀式。此后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會進行這樣的一個腐蝕與防護的宣傳活動。但是防腐蝕的科普宣傳工作,不能單單靠這一天的宣傳,要在平時利用一切宣傳工具不斷地進行科普宣傳。”
我們的防腐蝕科普路
楊老回憶:“1979年11月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成立以后,學會一直非常重視防腐蝕科普教育工作,學會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科協)的一個群眾團體,科普工作是主要任務之一,學會理事會每屆都有一名副理事長主持這一工作。”
學會成立初期,剛好遇到我國改革開放,各行各業處于蓬勃發展期。根據國家和企業部門的迫切要求,學會舉辦各種類型的科普培訓班十二期,參加人數有700人之多。其中包括受國家科委(腐蝕科學學科組)委托,學會舉辦了三期“總工程師腐蝕與防護學習與討論班”,針對各行各業常遇到的生產設備腐蝕問題,由院士和老專家進行講解,解決了他們的迫切需求。在舉辦高級科普學習班后反映很好,許多老總回去后,親自組織教學,改進管理,對生產發展起到了直接推動作用。另一件出彩的工作是學會與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合作,將中心引進的英國腐蝕與防護電視系列片翻譯配音復制后向全國有關單位推廣,使工廠中從事腐蝕與防護科技工作者得到知識的普及,效果明顯。
對于不同層次的人群科普教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早期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組織評選出了130余幅腐蝕與防護展覽圖片,由科協聲像中心發行全國。學會還組織了三次科普作品評獎活動,包括科普文章、音像作品等,還完成了拍攝“腐蝕與防護”科普教育錄像帶。1999年學會與中央電視臺“科技博覽”欄目合作編制了《腐蝕與防護》聲像作品(上、下集),并在中央電視臺一、二、四、七頻道反復播放數次,收到很好效果。
為了向青少年人群普及防腐蝕科普知識,學會配合科協“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傳播活動”,學會組織專家進校園。對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189中師生470人進行了“腐蝕--人類的大敵”科普報告。對北京科大、地質、化工、航天大學的學生主講了“基礎設施的腐蝕危害與防護”,“航空材料防護技術的發展”,“發展文物保護科學,珍惜祖國文化遺產”等科普報告。還組織了兩期科普夏令營,又將中學畢業的高中生、大學的本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100余人赴青島,通過參觀工廠、研究院所、海上設施與實驗站及艦艇等活動,使他們了解到腐蝕與防護知識的重要性,認識到腐蝕問題與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息息相關。
長期以來,學會一直積極響應中國科協號召,編寫了一本腐蝕科普讀物《金屬設備的衛士》,還編寫了《話說腐蝕》、《關注材料腐蝕問題,創建綠色美好家園》的科普宣傳手冊。在北京科技周、全國科普日、世界地球日、世界腐蝕日等活動中學會通過展板、發放宣傳材料、有獎問答等形式進行科普宣傳活動。
“在2013年于長垣舉辦的第七屆全國腐蝕大會上,學會舉辦了’關注材料腐蝕問題,創建綠色美好家園‘科普宣傳活動并發放了同名的科普宣傳手冊。手冊舉例介紹了各行各業的腐蝕問題,也介紹了腐蝕對于環境的破壞和環境破壞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特別介紹了國家對腐蝕的重視程度,腐蝕與防護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等。同時在會場外舉辦了關于材料延壽展覽和有獎問答活動。”楊老說。
楊老表示,從見證和參與組織這些防腐蝕科普活動,如何進一步搞好防腐蝕科普的宣傳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
腐蝕危害觸目驚心,防腐蝕科普刻不容緩
楊老感嘆:“我們國家每年由于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GDP的5%左右,腐蝕引起的損失是相當嚴重的。去年,我國教育事業財政投入為GDP的4%,如果腐蝕問題能夠處理的更好的話,我們的損失會少很多。我們看到的損失是有形的,還有很多無形的更應引起重視。比如腐蝕產物引起的大氣、水、土壤的污染,影響到地球的環境,也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
根據資料表明,腐蝕問題遍及所有行業。由于腐蝕和為了預防與減輕腐蝕的危害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在我國被通稱為腐蝕損失。由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可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包括:更換設備和構件費、修理費和防蝕費等;間接損失包括:停產損失、事故賠償、腐蝕泄漏引起產品的流失、腐蝕產物積累或腐蝕破損引起的效能降低以及腐蝕產物導致成品質量下降等所造成的損失,腐蝕還可能造成安全和人身傷亡的惡性腐蝕事故。
間接損失遠大于直接損失,且難以估計。以化工流程設備腐蝕導致停產的腐蝕損失為例:中原油田1993年管線與容器腐蝕穿孔8345次,更換油管590公里,直接經濟損失7000多萬元,而產品流失、停產、效率下降、環境污染等的間接損失可達2億多元。
腐蝕對人類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腐蝕造成原材料的損耗與資源的浪費。每年,約30%的鋼鐵產品因腐蝕而報廢。
2.腐蝕直接影響能源的生產與供應,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據《中國腐蝕調查報告》中對能源工業的調查和統計,石油與天然氣系統、煤炭工業、電力系統,這三個能源部門總的腐蝕損失每年就接近200億元。
3.腐蝕引起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水和土地資源緊缺:由于腐蝕導致設備工藝流程中的有害介質向外跑、冒、滴、漏所造成的污染,使全國水、土地資源緊缺的矛盾更為突出和尖銳。
4.腐蝕事故阻礙科學技術和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5.腐蝕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
腐蝕所帶來的問題如此嚴重,如何做好腐蝕與防護的科普工作,楊老表示,除了印發科普手冊、傳播科普錄像、舉行科普講座、開展科普活動等,還要善于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進行網絡科普活動,要精心構思推廣,設計出合適的、能夠引起廣大群眾興趣的方式進行科普,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科普效果,另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一批從事科普的專業積極分子。
人物簡介:
楊德鈞: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學院金相熱處理專業,畢業后留校金屬物理教研室任教,1970年調腐蝕與防護專業教研室工作,曾二次赴蘇聯莫斯科鋼與合金學院進修和高訪,曾任表面科學與腐蝕工程系第二屆系主任等職,是《材料保護》雜志第四、五屆編委會委員,《功能材料》第四、五屆編輯委員會通訊編委,曾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第六屆副理事長等職。1992年因為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國務院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證書。
責任編輯:張春穎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月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劉娟 電話:010-82387968-807
QQ: 2850329508 郵箱:liujuan@ecorr.org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