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榮院士:警惕海洋里的隱形"殺手"
2015-05-15 10:18:45
作者:丁佳來源:=$docheckrep[1]?ReplaceBefrom($ecms_gr[befrom]):$ecms_gr[befrom]?>
“腐蝕是一種悄悄進行的破壞,由腐蝕造成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腐蝕過程是金屬氧化的過程,一旦發生便不可逆轉。”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同這個看不見的敵人作了一輩子的斗爭,他對腐蝕問題的巨大危害深有體會。

2001年美國發布的第七次腐蝕損失調查報告顯示:1998年以來美國因腐蝕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3.1%。“如果按照3%計算,我國在2014年的腐蝕損失約2萬億元,這遠遠高于由于自然災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總和。”侯保榮院士說,在各種腐蝕中,海洋屬于腐蝕性最高的環境,而近幾十年來,由于海洋腐蝕所引起的事故也不斷發生。
侯保榮院士在國內看到的海洋腐蝕實例就更加觸目驚心。“在腐蝕最嚴重的浪花飛濺區,國產鋼材的平均腐蝕速度約為每年0.5毫米。”侯保榮院士說,“現階段,幾乎所有現役港口、碼頭等處于嚴酷環境下的鋼鐵設施都面臨著嚴重的腐蝕威脅,我國各類鋼鐵結構的腐蝕狀況更是令人擔憂。這一領域我們跟國外的差距差不多有20年。”

2014年,由侯保榮主持的全國第一次腐蝕調查工作得到了中國工程院的資助,立項為重大咨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項目建立了全國腐蝕調查委員會,由20多名院士組成,將利用兩年的時間,對全國腐蝕成本進行普查,相關研究報告將直接報送國務院。
在腐蝕防護技術層面,侯保榮等人研發的針對浪花飛濺區的復層礦脂包覆技術,以及針對螺栓螺母、橋梁鋼索等異型節點的氧化聚合包覆技術均已取得重要突破,目前正在國內外多個工程項目中推廣應用。

以復層礦脂包覆技術為例,它可以對低潮線下1米與高潮線上2米的浪花飛濺區和潮差區提供長效保護。此外對于其他惡劣環境中的鋼鐵設施,如埋地管道等,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保護。更重要的是,這種技術對表面處理的要求低,可以直接帶水、帶銹施工,耐沖擊性能優良,能夠防止海洋生物的污損,同時重量輕,綠色環保。
盡管這些防腐技術在示范工程中表現出色,但是侯保榮院士仍然覺得,國人對主動防腐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夠的認識。“腐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項目負責人目光短淺,只希望自己在位時不出大問題,就不會去關注這個問題。而很多人對這項技術也不甚了解,國家也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侯保榮院士呼吁,國家對腐蝕問題應該加大宣傳,進一步開展調查研究,為挽回國家的腐蝕損失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鋁合金LDH自修復自抗菌膜層構建
點擊數:466
碳鋼及合金鋼應用與區別
點擊數: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