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要,中山大學新能源材料與系統團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州)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后與專職科研人員,詳細信息如下:
一、研究團隊和責任教授介紹
本研究團隊成立于2006年,依托于中山大學節能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1)儲能材料與系統:儲熱,儲電,儲氫;2)吸附分離材料與系統: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鹽湖化工鋰資源提純與分離。研究團隊已發表SCI論文100余篇(其中ESI高引論文5篇次,ESI熱點論文1篇次),出版學術專著3部。
研究團隊責任教授情況如下:
丁靜,教授/博導,學術帶頭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第八屆中國優秀專利獎(第一完成人),第二屆“新世紀巾幗發明家”稱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太陽能學報》和《太陽能》雜志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課題等重要項目。
陸建峰,教授/博導,團隊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培育項目等課題,入選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等。
二、博士后招聘條件與待遇
1. 應聘條件
1) 化學、物理、材料、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 在以下研究領域之一具有深厚研究背景
l 傳熱儲熱材料與系統
l 儲氫與熱化學儲能材料與系統
l 吸附分離材料與系統
l 材料設計制備、腐蝕防腐與環境效應
l 傳熱儲熱材料與系統的多尺度計算(量子化學與第一性原理計算或CFD、LBM計算)
3) 踏實、有責任心,有團隊協作精神;
4) 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英文讀寫能力;
5) 已取得一定的學術成果;
6) 年齡在35歲以下,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2.待遇
1)學校博士后,合同時間為兩年,年薪20-30萬元 + 單位五險一金 + 績效獎金1-10萬,按學校政策享受住房以及其他相關待遇,子女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同等待遇。期滿可推薦競聘校內專職科研崗或教師崗,亦可推薦國外學習或工作機會;
2)“博新計劃”博士后,年薪30萬 + 單位五險一金 + 績效獎金1-10萬,提供住房,子女入學等,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0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 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詳見文件《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19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博管辦〔2018〕104號);
3)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博士后資助項目)”:年薪30萬 + 單位五險一金 + 績效獎金1-10萬,提供住房,子女入學等;出站后繼續在粵工作者可獲得40萬安家費。博士后出站,根據個人意向推薦競聘更高級別崗位(教師和專職科研崗位),亦可推薦國外學習或工作機會。
專職科研崗(特聘研究員和特聘副研究員)招聘條件與待遇
應聘條件
博士后,或具有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工作經歷的人員;
在以下研究領域之一具有深厚研究背景
傳熱儲熱材料與系統
儲氫與熱化學儲能材料與系統
吸附分離材料與系統
材料設計制備、腐蝕防腐與環境效應
量子化學和第一性原理計算
傳熱儲熱材料與系統的多尺度計算(量子化學與第一性原理計算或CFD、LBM計算)
踏實、有責任心,有團隊協作精神;
英語熟練,有良好的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
已取得良好的學術成果;
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8歲。
2.待遇
專職科研系列,按個人情況定崗為特聘研究員或特聘副研究員,合同時間為三年至五年?;灸晷?0-30萬 + 單位五險一金 + 績效獎金 1-10萬,并享受中山大學專職科研崗相關待遇;另根據科研貢獻提供可觀的論文獎勵。聘期期滿可續聘或推薦申請學校副教授及以上職位;
四、應聘方式和聯系方式
1. 請有意應聘的博士或博士后將個人簡歷(包含發表論文、科研經歷、技術專長等)發送至劉老師 (郵箱:liushle@mail.sysu.edu.cn) ,請注明應聘崗位,應聘資料代為保密。
2. 如果對我校博士后或專職科研崗的招收政策、招聘條件、流程及福利待遇等仍有疑問,歡迎直接與我院人事秘書董老師聯系。董老師的辦公電話為:020-84112816,郵箱為:dqiup@mail.sysu.edu.cn
本招聘信息長期有效,歡迎各位人才垂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