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靈感分子工程實驗室(Integrative Bio-inspired Molecular Engineering Lab,IBME)專注材料合成生物學這一新興交叉領域,結合合成生物學和材料科學,開展動態自組裝生物材料、蛋白水凝膠、工程活體材料、活體功能材料、半導-微生物雜化結構等方面研究,并發展水下粘合、生物醫藥、人工光合等方面的應用。目前課題組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三個方面:功能淀粉樣蛋白自組裝、工程活體材料和半導合成生物學,通過材料革新推動世界進步。
材料合成生物學是近幾年誕生的新興研究領域,目前歐美都在積極布局。如歐盟于2021年成立了歐洲創新理事會(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il, EIC),用于資助具有工業價值的早期研發項目,工程活體材料作為EIC探路者項目的五大資助方向之一。材料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整合了天然生命體系的動態特征,所創造的材料具備動態、自適應、自愈合和自增殖的特點。這些材料也在革新傳統的建筑材料、皮革制造、化工原材料等傳統高污染和高耗能行業,為碳中和碳達峰添磚加瓦。
課題組長鐘超研究員目前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助理、材料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22-202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2020-2023)等重大科研項目,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專項首席科學家,并獲得國家重點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專家、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2018)等榮譽。鐘超研究員是材料合成生物學的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跑者,目前已在Nat. Rev. Mater.、Nat. Nanotechnol.、Nat. Chem. Biol.、Sci. Adv.、Adv. Mater.等領域頂尖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30余篇。
本項目團隊人員結構合理,學科交叉,經費充足。與海外著名實驗室(如MIT的Timothy K. Lu教授、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Tom Ellis教授等)聯系緊密,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其中一名博后獲得2021年度博新計劃,3名博后獲得中科院特別研究助理。目前誠聘生物、化學、材料等學科博后多名,并常年招聘聯合培養研究生和研究助理。歡迎對交叉學科感興趣的人員申請,待遇優厚(這里是深圳,你懂的,30+不是夢),前途廣闊。博后的具體招聘方向和名額如下:
(1) 研究方向:腸炎疾病治療。該方向依托項目為國家杰出青年項目。要求:生物材料、生物醫學等相關方向,有細胞或動物實驗經驗者優先考慮。招聘名額:1-2名。
(2) 研究方向:半人工光合作用,設計半導-微生物復合結構光驅生產高附加值產物。該方向依托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要求:光催化、電催化、酶催化等相關方向。招聘名額:1-2名。
(3) 研究方向:工程益生菌靶向治療膀胱癌。該崗位需要與中山七院聯合進行,該方向依托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要求:生物醫學、微生物工程、腫瘤治療等相關方向。招聘名額:1名。
(4) 研究方向:菌落共生工程活體材料。要求:微生物工程、發酵工程、環境等相關方向,有微生物基因改造和培養等經驗。該方向依托國家重點研發專項。招聘名額:1名。
(5) 研究方向:功能淀粉樣蛋白自組裝和高分辨成像。該崗位需要與生物與化學交叉中心冷凍電鏡研究組聯合進行。該方向依托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要求:蛋白質工程、結構生物學、冷凍電鏡等相關方向。招聘名額:1名。
簡歷投遞方式:有意申請者請將申請材料(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以郵件方式發送至chao.zhong@siat.ac.cn或者xy.wang3@siat.ac.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學校名稱-專業-姓名”,簡歷命名方式請與郵件標題保持一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383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