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高分子納孔膜材料設計與合成、高分子膜產業化應用與轉化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博士學位;
(2)熟悉膜料的基本制備及分析表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納孔高分子膜、微孔高分子膜、離子分離膜、質子交換膜、堿性膜,應用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離子納濾、水凈化/淡化、液流電池、氣體分離、滲透能轉化等;
(3)具有大尺寸高分子膜材料卷對卷工藝開發及膜技術產業化轉化背景者及液晶單體合成方向的優先;
成會明,國際知名碳材料科學家、中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深圳理工大學(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中。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200余次,發表論文880余篇,h因子168,被引用超14萬次,被科睿唯安選為化學、材料學、環境與生態學三個領域高被引科學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2006,2017,2021)、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美國Charles E. Pettinos獎、德國Felcht獎、美國ACS Nano講座獎等獎勵。曾任《Carbon》(碳)副主編、《新型炭材料》主編,現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儲能材料)創刊主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國科學-材料)副主編。丁寶福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兼任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研究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廣東省珠江人才團隊核心成員、深圳市孔雀計劃人才等。先后在香港大學、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清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21年底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所成會明院士團隊。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低維膜材料合成及其在傳質學等領域的應用開發。近年來聚焦于膜材料與膜過程、膜分離技術、功能膜材料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開拓性工作。迄今以一作或通訊在Nat. Nanotechnol. Nat. Commun., Adv. Mater., JACS, ACS Nano, Light Sci. Appl.等雜志上共發表學術論文近80篇。擔任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Ecoenergy等雜志編委。
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或已通過博士學位答辯者;2. 能獨立實施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及項目申報書,且發表過高水平學術論文;3. 年齡小于35周歲,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未在廣東省從事過博士后工作;4. 能盡快到崗者優先。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并每年根據工作表現上調績效工資;薪酬待遇基礎綜合總年薪32萬(其中含省補貼15萬、市補貼6萬);2. 享受國家規定的節假日、五險一金、免費年度體檢、過渡性員工宿舍、10天起帶薪年假、工作餐費補貼以及戶口和子女入園/學等參照單位相關規定執行;3. 單位提供平臺與人力支持,申報市、省、國家級人才項目;4. 鼓勵申報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自然科學資助標準為一等12萬,二等8萬元;社會科學資助標準一般為一等8萬,二等5萬);5. 在站期間,符合條件的可競爭性申報國家“博新計劃”(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40萬/2年)、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40萬/2年)以上項目不予廣東省日常經費及深圳市生活補貼兼得;6. 在站期間,符合T200高校排名的海外博士后可競爭性申報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在站60萬/2年,出站留粵住房補貼40萬,總額100萬)以上項目不與廣東省日常經費及深圳市生活補貼兼得;7. 出站后留深簽約3年工作勞動合同,可申請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來)深科研資助30萬(每年10萬共計3年);注:政府人才補貼具體隨政策變化而調整。
有意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以郵件方式發送至bf.ding@siat.ac.cn和j.luo2@siat.ac.cn,
簡歷及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博士后-學校名稱-專業-姓名”。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
碳中和所將積極面向全球引進各類人才,建立能源轉換、氫能、燃料電池、先進儲能技術、低維能源材料、二氧化碳轉化、二氧化碳遙感監測、城市智慧能源、碳中和經濟與城市等研究中心。目前,碳中和所首批設立兩個研究單元:低維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成會明同志任中心主任(兼);先進儲能技術研究中心,唐永炳同志任中心主任。未來3-5年還將建成立若干個中心,各類人員規模達到500-800人,基本涵蓋碳中和相關技術領域。目前,碳中和所已建立廣東省高效低成本儲能器件工程中心、深圳市碳中和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深圳市高效低成本器件關鍵技術研發團隊等與 “碳中和”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同時,與華為、比亞迪、ZTE中興、中芯國際、創維、恩捷股份、華星光電、久森新能源、愛瑪科技等龍頭和重要碳中和相關企業,以及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和薩里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和昆士蘭大學、泰國同步輻射光源研究所、日本國立長岡技術科學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國際國內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同國內外重要碳中和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范圍,將形成科研平臺、產業聯盟、產業投資基金、孵化與合作企業等四位一體的碳中和研究與產業運營管理機制,從產學研等多角度同時推進,力爭實現以創新顛覆性碳中和技術,推動系統性、變革性的能源革命,帶動深圳在低碳能源轉化與儲存領域建成世界研發高地,助力深圳乃至我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