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昌緒生卒(1918 年-2014 年)
師昌緒,生卒(1918 年-2014 年)。我國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長。1941 年, 考入國立西北工學院礦冶系。1948 年,利用1946 年考取的出國資格,赴美留學。1950 年進入圣母(Notre Dame)大學任研究助教,同時攻讀博士學位。1957 年,被任命為高溫合金研究組的負責人,兼任合金鋼研究室主任。 1982 年創辦并兼任中科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所長。1995 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 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是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2014 年11 月10 日晨7 時7 分, 師昌緒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 歲。2015 年2 月27 日, 師昌緒被評為感動中國2014 年度人物。
師昌緒先生的威望和經歷,被材料科學界公認為“掌舵人”。他是中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領導開發中國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他與姚漢武開發的不含鎳的奧氏體耐蝕鋼OCr17 Mn14Mo2N,用在尿素工業設備上,具有優異的抗蝕性,經中小型尿素廠推廣后,獲得好評。師昌緒與李有柯等還開發了鉻錳氮系耐熱鋼和無磁鉻錳氮系高強度不銹鋼,前者用于工業爐,后者用作潛艇桅桿。 師昌緒對國家科技政策的制訂及科技機構的設置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倡導并參與主持了中國工程院的建立, 多次主持全國材料領域發展規劃。師昌緒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享有很高聲譽,多次擔任國際材料領域學術會議主席或顧問。由于在科學研究、科研管理及科技規劃等方面成績突出,他多次獲得國家級和院、部級的獎勵。師昌緒院士一生中發表學術論文300 多篇,培養碩士及博士生近100 名。
此外,先生一生最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就是為我國腐蝕學科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包括建立原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該所為我國腐蝕學科發展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該所培養的大批人才至今是我國乃至世界腐蝕科技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先生親自關懷和領銜下,“全國材料環境腐蝕站網”逐漸壯大,發展成為“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 成為我國腐蝕學科的中堅力量。目前,新時期的“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由30 個國家級的野外臺站和1 個研究中心以及“中國腐蝕與防護網”組成,也是國家科技資源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積累了大量環境腐蝕數據,為企業所用,多次受到國家表彰。從2000 年開始,先生一直是“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 專家組的組長。盡管年事已高、工作繁忙,先生都是親自主持每年的專家組會議,審議指導“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的年度工作,并多次深入野外試驗現場,查看指導現場工作。
師昌緒先生不僅是我國高溫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蝕領域的開拓者,更是參與國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戰略家,為中國的材料科學作出巨大貢獻。
-
標簽: 師昌緒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