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科技改革第一線 摸爬滾打數十年
    2015-11-02 16:52:18 作者:李玲珊 來源:中國腐蝕與防護網 分享至:

        林樂耘教授是長期從事材料環境腐蝕數據積累和試驗研究的老一輩專家之一,在有色金屬腐蝕與防護領域勤勤懇懇工作了幾十載。本刊記者有幸邀請到了林樂耘教授接受專訪,下面就請跟隨記者的視角來了解下這位前輩默默耕耘夢想的一生。

     

       穿過夏季所有的溫度,清風徐徐吹來,葉子還綠著,秋就來了, 時間無聲地飛逝,走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以下簡稱“有色院”) 新小區的小路間,才忽然發現9 月的秋已微涼。在找尋林樂耘老師的家時,偶然遇到了一位好心人帶路,聽她講才知道林老師前段時間身體不太好。在之前的聯系過程中,林老師一直都很熱情, 聽電話中的聲音,像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當記者在他的家中見到他時,墻面上掛著幾幅裱起來的書法和國畫,廳里的擺設十分整潔,就連招待記者的水果都是林老師削好的,眼前這位在材料環境腐蝕數據積累和試驗研究崗位上默默工作了一生的前輩, 待客十分熱情,他很重視這次的采訪,希望能幫助到年輕人。記者不愿稱林老師為“老人”,因為他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活力和魅力。

     

        踏實做基礎 潛心搞科研

     

        林樂耘老師在回憶他一生中的經歷時說:“我沒做太多的事情, 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而據記者采訪之前搜集到的簡介可知, 林老師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有色金屬在水環境中的腐蝕數據積累及規律研究;二、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晶界結構與加工熱處理工藝的關系,晶界結構及其穩定性對有色金屬材料耐蝕性能的影響;三、高性能水性涂料的研制及其在鋼制鋁制散熱器上的涂裝工藝研究。林老師對于自己一生的工作,只是這么輕描淡寫的一句總結。他潛心科研幾十載,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記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他。

     

        從有色院碩士畢業之后,林樂耘老師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材料環境腐蝕數據積累及腐蝕與防護研究課題組,堅持材料環境腐蝕數據積累和試驗研究近二十年。在堅持做腐蝕相關基礎研究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林樂耘老師也遇到了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多數科研單位都遇到的困難--課題經費有限,配套經費不足,處在科研改革的第一線,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作為項目組負責人,必須帶領團隊找到出路,爭取更多的配套經費, 來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考察團在青海鹽湖鉀肥基地,
    與領隊王光雍教授(中間)鉀肥上市公司副總伊亮亮(右一)合影
     

        為了賺取更多的配套經費,保證科研團隊所需要的所有開支, 使科研團隊可以潛心研究,堅持做腐蝕科技領域相關的基礎研究, 林樂耘老師先后和幾個合作單位開過公司,曾在天津辦過防腐工貿公司,撤回后又在北京辦起了涂料公司。2007 年林老師退休時, 曾和有色院溝通,涂料公司雖然注冊資金是在外自籌的,設備也是用注冊資金購買的,但相關技術是林老師在職發明的,如果需要, 他愿意將涂料公司上交給有色院。有色院當時只有林老師是從事涂料研究方向的,為了涂料公司的持續發展,就決定將涂料公司交給了林老師,并表示日后如果有好的項目,可以合作。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林老師笑著提起了老熟人--北京科技大學王光雍教授,他說王教授曾經笑稱他為“儒商”,知識分子因科技改革的形勢所迫開始經商,自謀課題配套經費搞科研。
     

       
    在青海鹽湖鉀肥公司的水采船上與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現
    任副總工程師黃桂橋(左一)水采船船長(中間)合影

     

        從1992 年開始,林樂耘老師共申請到7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面上項目,幾乎是每年都出一個成果,甚至有時候一年出兩個成果。林老師主要研究銅合金、鋁合金等的海水腐蝕行為, 涉及合金元素晶界擴散、晶界偏析及第二相析出等對合金海水腐蝕行為的影響。他還曾主持重大軍工配套項目。踏踏實實搞科研的幾十載,林老師共獲國家級、部級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共8 項, 發表論文60 余篇。

     

        堅毅的性格 人格的魅力

     

        1993 年,可以說是一個轉折。林樂耘老師開始認識到,只是潛心做基礎研究,是不夠的,沒有足夠的配套經費,年輕人容易流失,他開始思考打算搞一些開發項目。在有色院工作的過程中, 他參與了一些涂料的檢測項目,對涂料有了一些接觸,了解到了其檢測方法。正好有一些企業找到林老師,希望他能夠開發出一種散熱器內壁防腐涂料。這是一個機會,他通過看書,帶著研究生虛心地向其他搞涂料研究的人學習,查閱各種資料,開始了涂料研究。在用高壓釜做配方篩選試驗的時候,恰逢春節,在工人們都回家過年之時,林老師自己一個人在高壓釜旁邊守了半個月的時間,最終得出了涂料配方,以后的研究涉及中試、原料采購、生產管理、涂料儲存、壽命檢驗、現場涂裝應用指導等等,困難重重,但是林老師都堅持下來了。林老師說:“我是一個做事不多,但一定要把所做的事堅持到底的人。”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 林老師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令人欽佩。
     


     
      生產熱水器伴侶的主要用材--陶瓷濾料的生產現場
     

        說起這“不怕苦”的堅毅品格,還有一個小故事。林老師在大學畢業后,曾被任命為知識青年下鄉的帶隊干部,同青年們同吃同睡同勞動(即“三同”);同時,作為黨員要擔任生產大隊黨支部副書記,要參加大隊領導班子會議,大隊領導班子經常組織開會,常常是從晚上七八點鐘開始開會直到深夜一兩點鐘,直到凌晨三點左右,林老師才能爬上和青年同住的通鋪睡覺,待清晨五點就得起床同青年一同參加勞動。大隊其他領導是可以白天不參加勞動在自家休息的,但林老師作為知識青年下鄉帶隊干部, 必須同青年們保持“三同”。這種經常開會睡眠嚴重不足的日子, 持續了一年。林老師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保持著微笑,只是淡然的一句話將此事一筆帶過“我非常感謝這段做知識青年下鄉帶隊干部的經歷,我的毅力就是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
     


     
      林樂耘教授參加華北區涂料產業鏈發展會議
     

        林老師為人正直,心無貪念。林老師在辦涂料公司的過程中曾與合伙人發生過尖銳的沖突。合伙人撤資,林老師退還了其所投的全部資金,該合伙人自認為掌握了涂料公司的一切技術就另起爐灶,卻從網上抄襲原公司的各種技術資料,造成侵權,被林老師告上了法庭。敗訴后,該合伙人懷恨在心,帶領手下幾個并不清楚具體情況的工人去檢察院進行檢舉,舉報林老師貪污。實際上,涂料公司每年都會按比例向有色院上交利潤,少的時候大約二三十萬,最多的時候達五十萬。上交的利潤,在有色院的財務上都是可以查到的。最終,有色院出面向檢察院為林老師做了擔保。檢察院向舉報者做出了答復:“第一,人家教授在外辦公司是按比例向有色院上交利潤的;第二,有色院方面表示‘這個人,我們保了!’;第三,你們的舉報缺少真憑實據。”談到這里, 林老師的眼里滿是感激和感動,他默默的付出,終是有了善良的回報。對于這件事,他沒有一點的怨憤,只是說:“感謝有色院對我的肯定和支持,我們自辦公司來??蒲械乃枷刖辰?,舉報者這樣的商人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感恩老前輩 寄語年輕人

     

        林樂耘老師是肖紀美院士的學生,憶起學生時代,他經常到肖紀美老師家里找老師探討問題,與老師談心;在后來的各種鑒定會上,肖紀美老師也給予了他很多的支持和幫助,他非常感激肖紀美老師。談到肖先生的仙逝,林老師的眼睛濕潤了,對恩師表示了深深地懷念。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春節團拜會上同肖紀美院士合影
     

        談及堅持腐蝕研究這么多年的動力和原因,林樂耘老師說: “我非常想堅持下去,為腐蝕與防護做一點事情。能堅持做這么久, 應該感謝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耐蝕合金理論委員會那些支持和幫助過我的老領導、老前輩、老同仁,感謝環境腐蝕數據積累重大項目,特別是水環境項目的專家和同仁們,像725 所的劉大揚、魏開金、李文軍,青島海腐所的張朝玉、王相潤、黃桂橋,武漢材保所的蕭以德、張三平等教授和高工。我們都曾多年并肩戰斗, 互相支持,共成大事,也因此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林老師曾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與耐蝕合金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他的工作與進步,曾得到了老領導、老前輩在一些場合的肯定和鼎力相助。比如,在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時,王光雍教授、王正樵主任、楊德鈞教授、劉大揚主任等專家評委們,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甚至曹楚南院士、褚武揚教授作為基金委材料口的會議評審專家,也都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給予了幫助。這里面沒有私情,都是在促進國家基金重大項目更好地完成;當然,這也是對林老師工作的肯定。像曹楚南院士,本身就曾是重大項目負責人, 王光雍教授又是無冕“三軍司令”(大氣,海水,土壤三大分項目號稱三軍),他們都曾千方百計幫助參試單位的技術人員爭取配套經費。當時林老師還是初出茅廬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老專家的幫助有力地促進了他的成長。作為兄弟院所的鋼鐵研究總院, 從其老院長劉嘉禾,到老主任王正樵,都被林老師稱為良師益友。而紀曉春教授、顧寶珊教授更是林老師多年好友,曾共同舉辦多次學術活動,與其他委員們一起支撐著專業委員會。林老師與他們一路走來,風風雨雨,配合默契,情意深長。
     



        全國耐蝕金屬材料第九屆學術交流會合影全國耐蝕金屬材料第九屆學術交流會合影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耐蝕金屬理論委員會部分成員合影

        其中,右三為鋼鐵研究總院七室老主任王正樵教授
     

     

        談及年輕人,林老師很誠懇地給出了建議:“扎實做好科研的一線工作,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作為;如果能力允許,可以承擔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社會上學會協會的工作, 有利于開闊眼界,爭取項目,得到更多老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幫助, 這是非常寶貴的。”

     

        坦蕩過人生 瀟灑天地間

     

        林樂耘老師的一生坦坦蕩蕩,他是一個默默耕耘夢想的人。因為有夢想,他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活力和魅力。他的晚年生活, 依舊在忙碌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退休后,林老師發明了家用熱水器伴侶用于阻垢,解決了含鐵水質的阻垢難題。因為興趣,他還積極參與了企業中朋友在做的復合材料3D 打印相關研究,負責材料工藝相關工作。林老師喜歡看球賽和打乒乓球,家里廳中還擺放了一張乒乓球桌,經常找機會陪夫人去國內外旅游,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人,完全看不出林老師前段時間身體不好的影子。和他談話,非常輕松、愉快。

     

       總結林老師的一生,他和(hè)薛振愷“兵團戰友樂夕陽” 時寫的一首詞--“十六字令”是最合適不過的。
     



     

     

    聲明: 本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班英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