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人們稱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維系著社會生活的運轉、經濟的發展甚至政治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石油工業歷來是最受腐蝕問題困擾的工業領域,每年都因腐蝕問題造成巨大損失。國內外科研機構一直致力于攻克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是其中之一。近期,記者采訪了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呂光明院長,被這所有著近四十年光輝歷程的科研院所深深地感染……
櫛風沐雨 力創一流防腐保溫特色專業
歲月見證歷史,奮斗寫下輝煌。四十載風風雨雨,四十載光輝歷程。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始建于1978年,至今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它座落在海陸空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經濟發達的渤海之濱-天津市濱海新區,現隸屬于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工程公司”),是以科技創新與行業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科研機構,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海洋工程、海洋鉆采工藝、防腐保溫、建造安裝、特種工程材料等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開展中小型工業與民用建筑、加油站與油庫建造等設計;承擔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油井水泥及外加劑監督檢驗、防腐保溫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石油工程建設》出版發行、石油工程建設專業標準化管理等業務職能。
自建院以來,防腐保溫專業一直是該研究院的核心和骨干專業,現有腐蝕與防護、高分子材料、熱能工程等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3人,其中,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企業一級專家1人,企業二級技術專家1人,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25人。擁有國家級注冊資質認定評審員2人、國家實驗室認可評審員1人、注冊一級建造師4人,注冊設備監理師13人,NACE CP Interference 2人、CP3 4人、CIP 3人。擁有掃描電化學工作站、氙燈老化箱等標志性設備10臺套,科技研發及檢測設備總計近500臺套,原值3142萬元;防腐涂料生產線6條,年生產能力4000噸。
該研究院防腐保溫專業已建設成為集團公司石油管工程重點實驗室涂層材料與保溫結構研究室,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是集團公司涂層與保溫方面的科技創新平臺,是美國防腐蝕工程師國際協會(NACE)中國分會、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協會等專業技術協會的會員單位。
近四十年來,該研究院在防腐保溫專業方面已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50多項,取得3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5項,國家重點新產品5項,主編制定/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20余項,授權專利30余項,發表論文300余篇。
開拓創新 為石油工業長足發展保駕護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記者了解到,該研究院的防腐保溫專業始終強化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堅持技術創新,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與產品升級,凝練形成專有技術,持續打造技術利器和技術重器。具有防腐保溫產品與技術研發、產品制造與銷售、工程技術服務和質量監督檢驗的一體化專業技術能力。
該研究院形成了八個方面的技術能力,包括:環境腐蝕性評價分析,石油/化工管道儲罐、海洋平臺防腐材料開發、生產,管線/儲罐保溫材料研發、結構設計及效果評價技術,在役管線、儲罐防腐層/保溫層/本體檢測評價技術,在役管線、儲罐及站場陰極保護技術,海港碼頭鋼板(管)樁防腐蝕技術,海洋鋼樁防腐層修復技術,油氣田化學藥劑的研發、分析評價技術。
石油工業防腐保溫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唯一一家集團公司級防腐保溫專業質量檢驗機構,取得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實驗室資質認定(CMA),授權承擔防腐保溫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仲裁檢驗及其他委托檢驗,是集團公司認定的管道防腐保溫預制駐廠監造單位。
呂院長回憶道,建院近四十年來,防腐保溫專業團隊一直堅持“科技創新,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心懷“眾志成城,科技報國”的科研熱情和愛國熱忱,奮斗拼搏在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線,創造出了諸多令人驚喜的成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長足發展嘔心瀝血,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這是同志們的責任!也是研究院的自豪!
近四十年來,該研究院形成了12項主要防腐保溫特色產品和技術,部分技術引領了國內防腐保溫技術的發展,為國家、行業和集團公司重點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
1、船舶及海洋工程防腐涂層技術
本項技術主要用于船舶、海洋工程對防污、耐鹽霧、抗海水腐蝕需求,具有長效耐候、耐海水及抗海生物腐蝕等特點,通過了船級社CCS認證。該項技術由船殼漆、甲板漆、防污漆、防銹漆、油艙漆、貨艙漆及飲水艙漆組成。其中AF-01無錫自拋光防污涂料不含有機錫類防污劑,具有防污效果顯著、綠色環保的優點。
2、海洋平臺/管樁防腐修復技術
本項技術主要應用于海洋平臺大氣區異型部位及海洋管樁防腐層現場修復。海洋平臺防腐修復技術是針對法蘭、閥門、線纜架、角鋼等異型件發生嚴重腐蝕的情況,研發的平臺大氣區異型部位防腐修復技術,施工簡便快捷,防腐效果好,防腐防護壽命可達10年以上。海洋管樁防腐修復技術采用三層包覆體系防腐防護系統,適用于潮差區管樁防腐層現場修復,可水下施工,表面處理簡單,防腐防護壽命可達20年以上。該技術已在海洋工程公司9號平臺防腐修復(伊朗作業)、大唐電力呂四港鋼管樁防腐工程等項目得到成功應用。
3、煉化裝置及配套設施涂層防腐蝕技術
本項技術適用于煉油廠煉化裝置、過程設備、中間產品罐、成品油罐、污水罐、鋼結構、管線等配套設施的防腐蝕及特殊部位的功能防護,廣泛應用在石油、石化新建及維修防腐工程項目,滿足煉廠6年以上的防腐需求,保證煉油廠裝置及配套設施的安全與長期使用。該技術已在中國石油大港石化公司、大連石化公司、塔里木油氣處理廠、蘇丹KRC煉油廠、伊拉克哈法亞油氣處理廠,中石化(天津)乙烯一體化,中海油綏中36-1陸上終端等工程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4、輸氣管道內減阻涂層技術
本項技術為國內首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控制,平抑國外產品價格,在國內首次進行室內減阻試驗和現場減阻測試,五年后實際測試證明可提高16.2%輸氣量,減阻增輸效果居于國際先進水平。本項技術包括AW-01天然氣管道減阻耐磨涂料、AW-03無溶劑減阻耐磨涂料,成功應用于西氣東輸、中亞管線、中緬管線、川氣東送等國家重點工程。
5、鋼質管道腐蝕檢測評價技術
本項技術是使用專業檢測設備,通過多樣化的檢測方法,獲取管道本體及防腐層的腐蝕狀況信息,并對管道的完整性進行針對性評價,主要應用于埋地及灘淺海鋼質管道的路由、埋深、防腐層破損點及管體腐蝕缺陷的檢測與評價。該技術已在中石油長輸及站場管道檢測、市政燃氣高壓管網檢測等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6、儲罐腐蝕檢測評價及長效環保防腐維修技術
本項技術由罐底板聲發射及漏磁檢測技術、儲罐防腐層檢測評價技術、在役原油儲罐外壁免噴砂處理施工及防腐技術、儲罐邊緣板長效防腐技術組成。滿足了儲罐在線有效檢測、評估底板腐蝕狀況需求,具有施工安全風險低,整體防護壽命長的特點,該技術已在西部管道原油儲庫、大港石化原油儲庫工程等應用。
7、原油儲備庫大型儲罐涂料防腐蝕技術
本項技術適用于新建原油儲備庫大型原油儲罐的防腐,及特殊部位的功能防護。尤其是對石油化工領域等含H2S、CO2酸性條件下的內壁強腐蝕,涂層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已在華北管網天津中轉油庫庫區、中國石油匯鑫油品儲運65萬立方米油庫、中石化曹妃甸320萬方原油儲備庫、天津乙烯一體化南疆油庫原油儲罐、中海油綏中36-1原油終端儲備庫、塔里木油田及新疆油田等容器及管道的內防腐應用。
8、油氣站場及長輸管道陰極保護技術
本項技術是利用陰極極化原理,緩解或防止被保護體腐蝕的防護技術,主要包括陰極保護數值模擬技術、管道雜散電流干擾防治技術和特殊環境犧牲陽極材料開發等。適用于油氣站場及長輸管道的陰保系統有效性評價與改造、雜散電流干擾防治等,已在王家溝庫區陰保系統改造、新氣管道工程等國家和集團公司重點工程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9、油氣田緩蝕劑防腐及檢測評價技術
本項技術是利用吸附成膜原理,抑制或緩解金屬腐蝕的防護技術。其中,酸化緩蝕劑具有優良的耐高溫濃鹽酸和土酸腐蝕的緩蝕性能,集輸緩蝕劑在礦化度高、氯離子含量高的腐蝕環境中,具有強的吸附成膜能力和優良的緩蝕效果;緩蝕劑檢測評價技術,能快速準確檢測緩蝕劑和金屬腐蝕過程的自腐蝕電位、腐蝕電流密度、點蝕電位、鈍化傾向等信息,對緩蝕劑效果和材料腐蝕進行表征及評價。
10、儲罐/管道保溫技術
本項技術通過保溫材料研發及結構優化設計,解決儲罐/管道保溫存在的疑難問題,延長儲罐/管道的使用壽命。高溫直埋管保溫預制技術可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直埋管道保溫預制和各種結構蒸汽、熱水直埋保溫管及管件預制,在中石油海外油田開發和市政熱電工程中發揮了技術保障作用。
11、長輸輸水管道防腐涂層技術
本項技術針對長距離輸水管線常用的壓力鋼管、PCCP(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管應用工況,分析不同環境下的腐蝕機理與因素,形成長輸輸水管線防腐蝕涂層技術體系。其中PCCP專用8703-C無溶劑環氧煤瀝青涂料不含揮發性溶劑,具有低溫固化,耐黃變,平米用量少,一次成膜厚(600μm以上),節省施工費用等特點,該涂料首批在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項目中成功應用,發揮了工程技術支持作用。該技術在南水北調、遼西北引水工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吉林中部引水供水工程、新疆ABH工程等工程獲得廣泛應用。
12、長輸管道防腐監造技術
研究院率先開展長輸管道防腐預制監造技術研究,對防腐預制實施全過程質量監督,保證了長輸管道防腐工程質量。自1995年起,作為國內第一家防腐預制監造機構,先后承擔了陜京線、西氣東輸、中緬管道、中亞管道等國家重大工程近4萬公里防腐管道駐廠質量監督任務。
追求卓越 打造國內外一流綜合性研究院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16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到2040年,全球能源供給需要總計44萬億美金的投資,其中60%投資流向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開采供應。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在能源開采投資計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
油氣行業的發展勢必帶動與之配套的一系列相關技術的發展。呂院長表示,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將緊跟時代步伐,緊緊圍繞石油勘探開發、工程建設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努力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能源保障做出貢獻。研究院將繼續以集團公司和海洋工程公司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為指導,以服務保障集團公司和海洋工程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為己任,全面貫徹落實海洋工程公司“12346工程”工作部署,堅持技術創新與行業服務并重、海上業務和陸上業務共舉的工作方針,遵循做精科技研發、做優技術服務的原則,實施開門辦院、多元化經營策略,以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開拓能力為目標,建設成為一個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經營管理規范、學科建設較為完善、人才梯隊合理、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院。
至2030年,研究院防腐保溫專業將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及一體化服務等領域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
至2030年,研究院將為集團公司海洋油氣開發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具有解決海洋油氣工程重大難題、推動地面油氣工程技術發展的能力,確立相關行業服務的權威地位,形成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品牌,建成科技創新國內領先、工程技術服務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研究院。
后記
我國加入“WTO”以來,石油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市場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國際大市場參與世界同行業的競爭,是各油服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習總書記說“擼起袖子加油干!”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向未來作出的承諾。為提高競爭力,各油服企業應砥礪奮進,為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時刻做好準備!
人物簡介
呂光明,高級工程師,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擁有逾30年的石油行業科技研發及管理工作經驗。1982年畢業于武漢化工學院無機化工專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防腐保溫,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 呂光明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