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yè)求職去什么單位對于多數(shù)畢業(yè)生都是非常糾結的,如果讀博的時候是重點大學且導師在學術圈有很強的號召力或者影響力,在導師的指引或者安排下都能找到比較中意的單位。有道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強將手下無弱兵,一些單位招聘的時候還要特意強調(diào)關注應聘者的博士學位指導老師在學術圈的影響,國字號頭銜情況,如果比較出眾那么新招聘的青椒申請到青年基金,后續(xù)面上項目和優(yōu)秀青年基金項目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對于一些就讀博士學位點不是雙一流,或者博士畢業(yè)生自身科研積累不足,導師在學術圈對資源也沒有話語權,那么就非常尷尬了。首先能找到職位就已經(jīng)非常幸運了,再糾結去雙一流高校做博士后還是更低段位學校做青椒都是繞不過的問題。很多人反復強調(diào)的平臺基本上就是實驗條件,有無碩士點,有無博士點,晉升教授難易程度,能否有機會靠個人努力申請到國字號或者省級人才頭銜等。誠然,在雙一流高校大團隊庇護下,各個職員分工協(xié)作,各盡所能,團隊帶頭人會平衡各方利益,按照計劃栽培組里的年輕人。但如果應聘者自身能力不足卻被一些單位付以重任來當空頭上的學科帶頭人之類的,那基本上就玩玩了,因為在一個陌生地方要突然組織一個實質(zhì)性團隊是非常難的,還沒獲得基層老同志們的信任呢,年輕人更不敢押寶到你這里。
圖源:人物周刊
在完善人才蓄水池的過程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優(yōu)中擇優(yōu)和淘汰的過程,我們國人很多繞不開“面子”問題,高調(diào)入職最后卻在聘期內(nèi)沒達到晉升要求,被掃地出門會覺得非常丟臉。實際上,很多省屬院校給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工作還輕松,科研考核壓力小,如果潛心積累,成果很顯著的時候再辭職或者調(diào)動到更高的平臺來競爭未嘗不可。在最年輕的時候更要親自身體力行到科研一線,親自設計和做實驗,如果年紀輕輕就想當老板,靠研究生來支撐自己學術成長本身就不靠譜,因為工作單位也不可能每年給你幾個博士生和碩士生指標,把自己未來科研希望押寶在幾個不確定的研究生或者個別博士生身上,那本身就是冒險和作死,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如果自己暫時不能達到雙一流高校的入職和考核標準,不妨先在省屬或者地方高校潛心積累修煉6到10年,誕生一些硬核的科研成果并爭取連續(xù)獲得NSFC等科研經(jīng)費資助,如果在省屬高校都不能嶄露頭角,獲取入職雙一流高校和大團隊的資本,那么就安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應聘崗位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判斷,愿賭服輸,失敗都是暫時的,養(yǎng)精蓄銳重新來過就是了,珍惜時間和生命,奮斗未來,幸福是親自奮斗出來的。在一定的周期內(nèi)完成積累,再上擂臺展現(xiàn)自我。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
文章推薦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shù):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shù):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