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景伊先生
左景伊,生卒(1918 年-2006 年)。我國腐蝕與防護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曾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研究所開放實驗室(院外)學術委員;曾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化工防腐蝕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全國防腐蝕工程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北京市政協委員、沈陽市政協委員、蘭州市政協委員。
左景伊先生在應力腐蝕破裂理論、防腐蝕技術及緩蝕劑研究等方面成績卓著,發表論文90 余篇,出版論著多部,其中關于應力腐蝕破裂理論的科研成果及論文受到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其中國際著名腐蝕權威、比利時教授pourbaix 曾給予極高的評價, 為我國腐蝕與防護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初,腐蝕與防護學科領域與其它許多學科一樣, 在國內尚是一片空白,左景伊先生率先開墾了這塊處女地。1953 年,他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有關腐蝕的專著《耐腐蝕的化工材料》,首次把腐蝕與防護科學系統地介紹到國內。1954 年, 在沈陽化工規究院他創建并主持了國內第一個腐蝕研究室,率先將國外先進的防腐蝕科學技術和材料引進到國內。1956 年,在《人民日報》上著文,提出開展防腐蝕工作的重要性。1958 年,他又寫出我國第一部腐蝕科普讀物《金屬的疾病》對宣傳防腐蝕工作的重要性和在我國建立防腐蝕科學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由于杰出貢獻,他受邀參加了1958 年7 月至8 月在北京召開的“民主黨派中央擴大會議”, 并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的接見。1982 年,再次編寫出我國第一部《腐蝕數據手冊》,受到生產、設計和研究部門的廣泛歡迎,該手冊由于巨大的工程貢獻,已被收入《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
裂縫腐蝕機理是應力腐蝕研究中的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難題,不少國內外學者提出許多推測和見解, 但在如此細微的裂縫中,溶液的各種化學和電化學狀態是如何變化的,幾乎無法測出。左景伊先生面對這個世界性難題,不畏艱難,勇闖禁區,經過反復試驗、刻苦鉆研,巧妙設計出裂縫模擬試驗裝置,正確無誤地測出裂縫內各種物性參數,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出了“環境破裂三階段理論”,把應力腐蝕的研究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負責的“應力腐蝕破裂機理及防止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分別于1988 年5 月和1993 年6 月獲得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
左景伊先生胸懷祖國,憑著一絲不茍、勇往直前的頑強拼搏精神,勇攀一個又一個高峰,在腐蝕與防護領域碩果累累。
責任編輯:田雙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