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
——走向深藍:材料跨越 防護先行
21世紀是人類全面認識、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新世紀。海洋工程材料特別是新材料作為拓展海洋空間、開發海洋資源的物質前提,是實現海洋科技創新、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先導。目前,我國海洋用新材料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涉及船舶、海洋平臺、油氣管線以及離岸建筑等方面使用的高品質鋼鐵材料、鈦合金、有色金屬、復合材料等大量依賴進口,很多材料的關鍵應用技術落后,海洋用材料標準不夠完善,這種現狀嚴重制約了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另一方面,鑒于海洋裝備和海洋工程長期處于嚴酷海洋環境下工作,服役中無法回避的問題是材料的腐蝕損傷、磨蝕失效和生物污損。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蝕和生物污損問題每年給國家造成數萬億元的經濟損失和30%以上海中航行體的能源浪費,已成為嚴重制約重大海洋工程技術和裝備發展的技術瓶頸之一,其腐蝕失效問題更是嚴重影響海洋工程和裝備的可靠性和壽命,材料的腐蝕失效機理與防護技術已成為我國海洋工程領域都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把握我國海洋工程材料發展的最新動態,追蹤海洋新材料研究前沿,探討海洋材料的腐蝕問題,促進海洋綜合防護技術交流,由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共同主辦的“2014海洋材料腐蝕與防護大會”定于2014年12月19-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邀請海洋新材料及腐蝕與防護領域頂尖科學家擔任重要職務并作特邀報告。屆時,將有來自海洋新材料研發生產單位、從事海洋腐蝕研究、海洋防護技術研發及海洋工程施工等單位的知名專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海洋材料及腐蝕研究方面的最新學術動態,共商海洋腐蝕防護及新材料研發大計。熱忱歡迎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專家、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出席大會。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會議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承辦單位: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材料進展》雜志社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鋼鐵研究總院
大會主席:
周廉 院士 薛群基 院士 翁宇慶 院士 侯保榮 院士
大會顧問:
柯偉院士
李鶴林院士
丁文江院士
徐濱士院士
陳啟元教授
謝長生教授
歐陽世翕教授
陳光章研究員
大會秘書長:
李曉剛、左家和、韓恩厚、賈豫冬
組織委員會委員:(按姓氏拼音為序)
陳建敏、常輝、陳華清、陳志強、段繼周、杜翠薇、董超芳、方志剛、韓冰、韓恩厚、賈豫冬、李勁、李曉剛、李金許、藺存國、梁劍雄、劉莉、劉振宇、馬朝利、喬利杰、蘇航、尚成嘉、沈曉冬、宿彥京、王福會、吳建華、吳俊升、烏學東、肖葵、尹衍升、張盾、肇研、左家和、朱子新
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2014年12月19-21日
地點:北京會議中心(會議報道地點、交通路線和會議詳細日程另行通知)
會議主題
主題一:海洋工程新材料進展及應用
主題二:海洋材料腐蝕行為及機理
主題三:海洋綜合防護技術進展
主題四:海洋軍事裝備腐蝕及防護
主題五:海洋新材料及防護技術產業發展
會議重要日期
2014年10月15日會議第一輪通知
2014年11月30日論文摘要截止日
2014年11月5日會議第二輪通知
2014年12月15日注冊截止日期
2014年12月19-21日會議召開
投稿鏈接入口
>> http://17thncff.ecorr.org/
會議聯系方式
會議聯系人:李凌
聯系電話:010-62316122 13439686330
郵箱:ecorr@sina.com
論文聯系人:朱曉曉
聯系電話:010-62316122 15210551591
郵箱:ecorr_liling@163.com
招展聯系人:李健 / 李月
聯系電話:010-62316606/3558 13426348323 / 18710269289
郵箱:sunny_lijian@163.com / ly619129@163.com
附件下載
![]() |
論文摘要征集要求 |
![]() |
參會回執下載 |
![]() |
2014海洋材料腐蝕與防護大會第一輪通知 |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