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rr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專稿】2013年06月26日,神舟十號返回艙安全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重大的階段勝利!
2010年初春,“天宮一號”決策團隊經過精挑細選,決定由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擔當“天宮一號”某關鍵部件環境可靠性評價這一重大攻關任務。在接到任務后,由于距離發射僅僅只有半年時間,時間緊任務急,責任重大,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李曉剛教授帶領團隊全體工作人員馬上進入了高度緊張的方案制定和試驗研究工作中,在他的直接領導和全面統籌下,多路人馬全面作戰:基于平臺多年的試驗研究和數據積累,肖葵副教授制定了嚴格的試驗大綱和方案;高瑾研究員多次親臨生產企業一線,參與防護方案論證和工藝實施。隨后,董超芳教授承擔了繁重的室內試驗,盧琳講師開展了涂層滲透性的試驗工作,杜翠薇教授、劉智勇副教授組成了電化學測試組,開展各個試驗周期試樣的電化學檢測工作,吳俊升副教授、程學群副教授和汪菘講師也積極參加了項目方案討論、試驗工作和結果分析,給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整個實驗工作中由于試驗工作量很大,要求精度高,結果難以預測,每一項測試必須兩位以上的老師親自動手,全體研究人員放棄了節假日的休息,經常工作到深夜。雖然工作緊張而又勞累,所有研究人員都全力以赴。通過對不同防護工藝的樣品大量細致的試驗,結合大量現場分析數據,特別是與航天城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頻繁的交流互動,研究方案在預訂的時間內獲得成功,并得到一系列實際數據的驗證支持。在航天城組成的高級別專家會上獲得了的高度認同與評價。專家們充分肯定了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高度評價了他們所取得的突破成果,認為該項成果為今后我國長期空間站材料腐蝕壽命評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項目驗收會剛結束,李曉剛教授沒有為所取得的成果而慶祝,組織全體研究人員進行總結,布置繼續開展該關鍵部件長壽命評估試驗,并再次受命針對長期載人空間站開展新的課題研究。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圓滿完成任務的事實再次證明了他們提出的試驗和評估方法的正確性。
由此,團隊全體成員與航天城一線大量工程技術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誼,大家為航天城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細致嚴密與忘我的工作作風所感動。
2014年3月29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全體領導向李曉剛教授團隊頒發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重大貢獻紀念牌匾
為表彰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2014年3月29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全體領導向李曉剛教授團隊頒發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重大貢獻紀念牌匾,由此,掛靠在北京科技大學的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成為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信得過的有重大貢獻的重點協作單位。李曉剛教授接受紀念獎牌后表示:“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全體項目科研人員深受鼓舞,感到無尚光榮,能夠以一名材料腐蝕科技人員的身份參與我國載人航天偉大事業,這首先是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的榮譽,是國家科技條件平臺中心大力領導和支持的結果。同時,也是我們團隊多年來默默無聞工作,艱苦努力歷練換來的,是國家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認同與鼓勵。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協同合作,憑借所學所能和不懈努力,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努力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凌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月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劉娟 電話:010-82387968-807
QQ: 2850329508 郵箱:liujuan@ecorr.org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