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于2月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并為“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授獎。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平臺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

科技工作會議現場
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平臺通過對我國材料環境腐蝕試驗站的整合,完善建設了大氣、土壤、水環境腐蝕野外試驗站,構建了以28+1(西沙)個野外試驗站和1個平臺綜合研究中心組成的共享服務平臺。綜合研究中心材料腐蝕達到了研究國際先進水平,開通了國家材料環境腐蝕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建立了試驗觀測研究的標準化規范化的框架體系。中心數據庫現已積累六大類材料及構件在大氣、土壤和海水環境的腐蝕數據和自然環境因素數據共400多萬個,一萬多張腐蝕形貌圖片數據,資源信息化數據量達到10GB。
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平臺在科技部領導下,實行專家組指導下的平臺主任負責制。專家組以師昌緒院士為組長,對平臺建設的發展規劃和布局、評估考核、以及運行管理進行指導。具體運行和管理工作由平臺承擔單位和大氣、水和土壤腐蝕組長單位聯合承擔。平臺主任單位為北京科技大學,負責平臺項目的建設與發展規劃、試驗研究工作計劃及方案制定、各單位任務的組織協調、材料環境腐蝕數據庫和共享應用服務網的運行等系列工作。下設大氣、水和土壤環境技術組,“國家材料環境腐蝕(老化)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技術專家組,分別負責對三個環境試驗站規劃、建設和發展的技術指導,對材料投試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進行技術審查、匯交數據的內容審核,負責對共享服務網的發展規劃、共享服務制度建設、數據庫的建設以及管理進行咨詢、決策。并成立了平臺用戶委員會,其由材料環境腐蝕數據應用單位用戶組成,負責對平臺數據共享應用服務進行社會監督,定期對數據共享應用服務質量進行用戶滿意度調查。
2009年,基于平臺工作,北京科技大學、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鋼鐵研究總院等單位聯合申報項目“鋼鐵材料及制品大氣腐蝕數據積累、規律和共享服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