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拉開帷幕,在保障各類精彩比賽項目順利進行的同時,“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理念更是貫穿了北京冬奧會的每一個環節。本著綠色辦奧運的原則,場館結構鋼的統一要求是:在綜合性能不降低的情況下,盡量采用高強韌性和高耐蝕性的結構鋼,減少用量,延長壽命,符合綠色奧運理念。由于場館基本分布在野外高山海拔高、濕度大、溫差大、動載荷、有污染和高耐磨等環境,加之裝備需要高穩定性、高安全、長壽命的設計要求,雖然鋼材品種“五花八門”,結構鋼的高耐蝕性設計是最關鍵的重點。本次冬奧會將免涂裝高強度耐候鋼技術全面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前所未有的,標志著我國鋼鐵工業進入強國行列。
2月14日上午,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材料服役大數據技術團隊負責人、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李曉剛教授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介紹了冬奧場館設施大范圍采用的高性能免涂裝耐候鋼技術。
為了研發本次冬奧所采用的高性能免涂裝耐候鋼,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與首鋼、南鋼、鞍鋼等國內一批鋼鐵企業聯合攻關,提出了高純凈細晶化加特殊微合金化的理論,成倍的提升了結構鋼的耐蝕性,不僅產生了很多高品質耐蝕新品種,而且為“免涂裝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際鋼鐵界得到了廣泛認可,被認為是中國近年來對結構鋼發展做出的新貢獻,聯合研發的免涂裝耐候鋼在冬奧會的主場館和配套設施中獲得了大面積應用。
高品質長壽命綠色結構鋼的研發與產業化生產,一直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旋律。經過20多年的努力,結構鋼的強度已經達到極高的水平。近年來,提升結構鋼的耐腐蝕性能已經成為鋼鐵企業面臨的主要課題。長期以來,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北京科技大學牽頭的“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觀測研究平臺”,負責我國典型氣候條件下的野外環境腐蝕試驗場地、試驗技術和相關標準的建設,積累了在我國各種氣候環境下的大量材料腐蝕數據。我國在役重大裝備腐蝕評定和鋼企耐蝕鋼開發,無一不用到以上場地和技術。 “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在廣泛匯聚材料腐蝕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制定了成套試驗測試技術和標準,并實現了“腐蝕大數據”理論創新和數據驅動耐蝕材料設計與評價的技術突破,大幅度提升了鋼鐵企業耐蝕新材料的研發效率。這一工作引領了國際腐蝕研究的發展方向,有著重要的國際影響力。節目在2月17日的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李曉剛, 冬奧, 耐蝕鋼, 腐蝕, 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