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1 在腐蝕與防護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1)防腐技術體系不完善
我國金屬管道的腐蝕情況十分嚴重,當前很多城市對輸配水管道有效的腐蝕防護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缺乏專門針對給排水行業細化的防腐標準,在防腐施工中監管力度不夠,標準化體系與技術法規仍不完善。
(2)防腐施工中仍存在的大量問題
施工單位防腐意識較差,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控制防腐層厚度,施工中更換涂層牌號,內管壁防腐措施不到位,明裝管路防銹處理存在很多問題。
(3)管網優化運行要求管網布局科學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發展快,給排水管網與其他市政管網迅速發展,造成整體布局和規劃有欠科學,使得地下供電管網、供氣管網與給排水管之間相互影響,為腐蝕的發生帶來隱患,故應逐步改善管網布局以實現管網的優化運行。
5.1.9.2 提出防腐蝕策略方面的建議
(1)提高出廠水質
提高出廠水質是控制給水管道腐蝕的根本途徑。每種水都具有腐蝕性,其強弱與水的理化特征和所接觸材料的表面性質有關。一般情況下,與水質惡化有關的腐蝕主要受生物過程調控,可對消毒工藝和消毒類型進行調整。氯仍是國內主要的消毒劑,在使用氯進行消毒處理時,應注意兩種錯誤的傾向:一些水廠沒有對出廠水進行消毒,因此即使出廠水質較好,管網水質也很難保證,有些水廠加氯量偏大,雖然加氯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但是加氯量越多,副作用也越大,因此應該避免。
(2)加強管網水質監測
建立管網腐蝕監測系統有利于盡早發現和預報水質惡化情況,便于水廠和用戶采取對策;收集和積累水質的基本運行數據,為水廠的運行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為水系統內腐蝕的控制研究提供試驗數據。有關資料表明:影響水的腐蝕性指標通常有pH值、堿度、硬度和溶解性的固體,這些參數用于計算腐蝕指數(例如LI指數、CI指數、AI指數),分析水的腐蝕性。因此,可根據原水水質和管材選擇確定水質分析項目。例如,鑄鐵管和球墨鑄鐵管及鋼管測定Fe、Mg、色度、導電率、pH、堿度、硬度;凝土管和石棉水泥管測定導電率、pH、堿度和Ca硬度,石棉水泥管測石棉纖維。
(3)提高給排水管道的耐腐蝕性
在管材方面首先要選用產品質量較好的廠家,管道要有較好的內壁,既能抗腐蝕又不析出有害物質。采用抗腐蝕的管材,如 PVC、UPVC以及玻璃鋼管等,建議在輸水支管和末端采用 PE、PPR、UPVC 等耐腐蝕性好的管材以提高的耐腐蝕性。100mm 以下的可采用給水塑料管、襯里鋼管、鋁塑復合管、薄壁不銹鋼管等,應逐步減少鍍鋅鋼管的使用;管道上的閥門等附件要推廣采用環氧樹脂噴涂的鑄件和不銹鋼配件。另外,采用加保護層的金屬管,對金屬管內面進行涂襯,防止金屬裸露于水中。在做金屬管道襯里時,可加丙烯酸樹脂分散劑(占硝漿干重 3%)或采用蒸汽養護,以增強抗酸性水的能力、抗腐蝕能力,此外施壓法襯里比噴壓法襯里質量好,沙子失落量小。
(4)注意管網清洗
保持管內水的經濟流速可以有效地控制腐蝕的發生,在對整個輸配水系統進行評價時,應設法改造緩流區等易產生水質問題的區域,在全范圍內均衡供水,在腐蝕嚴重區,應經常開展沖洗工作。周期性清洗管網對提高管網水質、恢復管道通水能力、抑制腐蝕發生、維護管網正常運行等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常用的清洗方法主要是單向沖洗及擦洗。
(5)加強給排水行業企業管理者的腐蝕控制意識
腐蝕問題對于大多數給排水企業來說不是造成企業經濟損失的重點,因此長久以來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視。但隨著大批管路老化,市政管線埋設不合理,腐蝕問題的嚴重性會逐漸凸顯出來,進而造成嚴重的危險事故發生。因此有必要從行政管理層面,對相關企業提出強制性技術要求,從而強化管理者的腐蝕控制意識。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