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當復合材料遇上雷電:復合材料雷擊損傷超聲成像檢測
    2015-10-22 11:28:00 作者:本網整理來源:

      復合材料因其減重和卓越的綜合性能和制造工藝優勢,已經在飛機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新型飛機設計研發中,復合材料裝機用量已成為飛機先進性的重要標志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技術籌碼。例如,波音787 飛機復合材料用量達到結構重量的50%。但一旦復合材料內部出現損傷時,可能會影響其力學性能和結構安全性。因此,一直以來,有不少的業內專家和學者在研究損傷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在眾多的復合材料損傷中,雷擊損傷是業內高度關注的一種損傷形式。一方面,由于復合材料自身不良的導電性,容易產生雷擊損傷;另一方面,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雷電襲擊,從而造成雷擊損傷,嚴重時會影響到飛機的飛行安全。因此,復合材料雷擊損傷的無損檢測受到業內高度關注,先后有不少學者開展了復合材料雷擊損傷的無損檢測技術研究。


    圖1注:雷擊沖擊

      針對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層壓結構,設計制備了不同的復合材料層壓結構試樣,通過雷擊模擬,對復合材料試樣進行雷擊沖擊,然后,基于超聲反射原理,利用高分辨率脈沖超聲自動掃描成像檢測方法,揭示復合材料受到雷擊后在復合材料試樣中引起的損傷及行為特征。

      試樣制備與試驗方法

      1 試樣制備

      針對目前飛機上已經普遍采用的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設計制備了典型的復合材料層壓結構試樣,試樣增強體為T700 纖維,基體為BA9916 環氧樹脂,試樣大小約150mm×100mm,厚度約3mm,試樣為多向鋪層結構,采用熱壓罐成型工藝制造而成,試樣表面未加任何雷擊防護涂層。對設計制備好的復合材料試樣進行閃電沖擊試驗,主要利用閃電沖擊模擬雷擊,將閃電設備的放電端子置于復合材料試樣的中心位置上方,進行雷擊放電模擬。閃電電壓U 和電流I 通過閃電設備設置,其雷擊模擬原理是,通過閃電設備中的高壓單元對電容進行充電,形成放電高壓,然后,控制高壓電容快速放電,通過放電端子在試樣上方產生一個瞬時高壓放電脈沖,對試樣進行閃電沖擊,形成雷擊作用,雷擊電壓約為50kV,放電電流約為27kA。


    圖2注:超聲成像檢測方法

      向長度(即y 方向投影長度),用L sy 表示閃電在復合材料試樣內部引起的雷擊損傷在y 方向的取向長度,y 方向亦為復合材料試樣的寬度方向。在同樣的條件下,L sx 或L ix 越大,表示閃電在復合材料試樣表面或者內部引起的雷擊損傷在x 方向取向越明顯,沿x 方向擴展越大;L sy 或Liy越大,表示閃電在復合材料試樣表面或者內部引起的雷擊損傷在y 方向取向越明顯,沿y 方向擴展越明顯。

      2 結果與分析

      圖4是經過雷擊后,在復合材料試樣表面形成的目視損傷檢測結果,


    圖3注:損傷表征方法


    圖4注:雷擊損傷目視檢測結果
     

      從圖4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在試樣中心位置,損傷最嚴重,且試樣表面纖維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起毛”和燒傷情況,如圖中白色箭頭標示的損傷,這主要是由于在試樣中心位置,是放電端子作用位置,也是雷擊脈沖主瓣作用區域,因而放電電流最大,造成的損失最明顯;(2)雷擊損失在試樣45°方向有一個明顯的取向分布特征,這可能與試樣中鋪層纖維的取向有關;(3)在試樣表面雷擊損傷區還可以清晰地看出許多呈現隨機分布的“鼓包”損傷,其大小不一,如圖中白色箭頭所標示的區域,這主要是由于雷擊過程,不同能量放電脈沖“火花”與試樣表面相互作用產生的雷擊損傷;(4)雷擊在試樣表面形成的損傷具有明顯的面積分布特點和取向特征,其中,雷擊損傷在X 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L sx ≈ 83mm、在Y 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L sy ≈ 112mm。不過,從圖4中的目視檢測結果難以得到雷擊在試樣內部產生的損傷情況,這可以通過超聲檢測方法來揭示雷擊在試樣內部產生的損傷情況。


    圖5注:雷擊損傷超聲C-掃描檢測結果

      圖5是試樣中雷擊損傷的超聲C- 掃描成像結果,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雷擊在試樣內部產生的損傷面積和區域,如圖中白色虛線所標示的區域;(2)圖5中顯示的內部雷擊損傷與圖4中顯示的表面目視雷擊損傷所反映出的分布取向特征相一致;(3)圖5中顯示的內部雷擊損傷幾乎連成片,而在圖4中則呈現了許多分散分布的小“鼓包”損傷,這是因為C- 掃描反映的是試樣內部雷擊損傷在厚度方向的投影疊加后的結果;(4)內部雷擊損傷與表面雷擊損傷存在一定的拓展聯系,比較圖4 和圖5 中顯示的雷擊損傷區域分布形狀,不難看出二者存在相一致的面積擴展趨勢聯系,如圖4 和圖5中虛線所標示的損傷區域所示,這主要是由于雷擊脈沖能量從試樣表面沿厚度方向向其內部擴展所致;(5)從圖5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在非雷擊作用區,其成像灰度分布非常均勻,表明試樣內部這些區域沒有出現雷擊損傷;(6)從圖中超聲 C-掃描結果可以得出雷擊損傷在X 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 Lix ≈ 172mm、在Y 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Liy ≈ 124mm,顯然,比圖4中顯示的雷擊損傷在X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約大41mm、在Y 方向的最大投影長度約大60mm,即,Lix / L sx ≈ Liy /L sy ≈ 1.5,由此可見,雷擊在復合材料內部引起的損傷要比表面損傷大的多。為了揭示雷擊損傷在試樣厚度方向的分布與拓展情況,對雷擊試樣進一步開展了超聲B- 掃描成像檢測分析。


    圖6注:雷擊損傷超聲B-掃描檢測結果

      圖6是對復合材料試樣進行超聲B- 掃描成像檢測的結果,對應試樣中心位置附近的其中一個斷面位置,聲波從試樣雷擊作用區的對側入射,圖中F和B分別對應試樣的表面和底面(雷擊作用區一側)。從圖6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1)試樣斷面輪廓,表明入射聲波完全穿透了試樣,并在試樣底面和表面形成了清晰的聲波反射,也表明入射聲波能夠有效傳播到雷擊損傷區;(2)從圖6中灰度分布,可以清晰地看出試樣內部鋪層分布特征,即層壓鋪層拓展分布情況,如圖6中沿水平方向呈現“ 波浪”狀分布的白色灰度條帶所示,這主要得益于采用高分辨率超聲檢測技術,采用圖2所示的超聲掃描成像試驗系統,回波脈沖特性可以達到單個周期,此時,其檢測分辨率和表面檢測盲區可以穩定地達到單個復合材料鋪層的厚度,約0.13mm;(3)從圖6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雷擊損傷明顯位于試樣近表面,這表明閃電電壓在50kV、電流在27kA 左右時,雷擊在復合材料試樣中產生的損傷主要位于復合材料層壓結構表面和近表面,從圖6中不難得出雷擊損傷在試樣厚度方向主要分布在約0~0.5mm 的深度范圍,即此時,雷擊主要是造成試樣近表面幾個纖維鋪層的破壞;(4)從圖6中還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雷擊損傷沿試樣厚度方向分布特征,即雷擊損傷區由若干個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小損傷構成,如圖白色箭頭所標示的白色灰度區,這與圖4中目視檢測結果相一致;(5)從圖6中超聲B- 掃描結果,還可以看出,雷擊損傷由試樣表面向內部的增進和拓展特征,這主要是因為,在進行超聲B- 掃描成像檢測時,所采用的超聲系統能夠有效提取到來自位于不同深度鋪層的損傷的聲波信息,因而,在圖6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損傷的構成特征和沿試樣深度方向的拓展細節。因此,從圖6中的超聲B-掃描結果,可以十分清晰地揭示出雷擊損傷在試樣斷面深度位置和沿試樣厚度方向的分布特征,與超聲C-掃描結果相結合,即可得到雷擊損傷在試樣中的3D分布。

      結 論

      (1) 在雷擊電壓為50kV、電流為27kA 時,雷擊在T700/BA9916 碳纖維復合材料層壓結構中會產生明顯的目視表面損傷和內部損傷,損傷深度分布主要位于0~0.5mm 范圍內。

      (2) 采用高分辨率脈沖超聲反射法,通過超聲C- 掃描成像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和清晰地揭示雷擊在復合材料層壓結構中產生的損傷區域、面積、沿鋪層方向的取向等損傷行為特征。在超聲C- 掃描成像中損傷分布特征與試樣表面目視觀察到得的損傷存在一致的關聯特征,不過,利用超聲C- 掃描成像檢測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檢出復合材料內部的雷擊損傷及其確切的分布特征、大小等。

      (3) 超聲C 掃描成像結果表明,雷擊在復合材料內部引起的損傷要比在表面引起的損傷大的多。

      (4) 借助高分辨率超聲B- 掃描成像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揭示出雷擊損傷在復合材料試樣斷面中的分布、深度及其在厚度方向的拓展特征,與超聲C- 掃描相結合,可以非常有效的得到雷擊損傷在復合材料層壓結構中的3D 分布特征,而且利用所采用的高分辨率超聲B- 掃描成像技術,還可以得到復合材料層壓結構厚度方向的鋪層拓展特征。

      因此,所研究的高分辨率超聲反射法及其成像檢測技術和檢測系統為復合材料雷擊損傷的無損檢測與損傷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檢測手段。目前,該項檢測技術及其超聲檢測系統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實際檢測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檢測效果。

     

    責任編輯:田雙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最新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