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石墨烯被人類制備出來。2010年,石墨烯發現者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誕生12年來,石墨烯的價值和意義在科學界、產業界甚至是哲學界不斷引發論戰,而真實的石墨烯卻因其自身過于“高深莫測”,被阻隔于公眾視野之外。
近日,本報記者專訪石墨烯研究領域專家史浩飛,力圖向公眾還原一個真實的石墨烯。
史浩飛在辦公室。 記者 鄭宇 攝
任何新材料都不應被低估
石墨烯擁有諸多“世界之最”,理論上可應用于從能源化工、電子信息到太空探索的各個領域
重慶日報:石墨烯作為一種新材料在世界范圍內廣受關注,其在中國的迅猛發展還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石墨烯的作用和前景被夸大了,甚至出現了諸如“科學騙局”的說法。作為長期關注、研究石墨烯的專家,您對此如何看待?
史浩飛:我知道你所說的爭議。其實,爭議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緣于石墨烯本身復雜的特性。
一方面,石墨烯具有迄今人類所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性最強、導熱性最好等諸多“世界之最”。這意味著這種材料理論上可應用于從能源化工、電子信息到太空探索的各個領域。
另一方面,這些看似無往而不利的性能,目前多數仍停留在微觀層面,難以應用于現實生活。
這就好比石墨烯的力學強度雖比鋼材高上百倍,但目前甚至沒法用它打造出一把菜刀來。原因在于它就是石墨的一個片層,厚度只有一個原子大小。假如簡單疊加石墨烯,那只會使它重新變成松軟的石墨。
但這并不代表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不能將石墨烯與鋼鐵結合,打造出一把真正意義上的“超級菜刀”來。任何新材料的“潛能”都不應被低估。
未來或深刻改變人類生活
比如,一旦石墨烯替代硅來制造超微型晶體管,未來的超級計算機會擁有難以想象的高速。那將是一場信息革命
重慶日報:石墨烯眾多令世人驚艷的物理特性,目前只存在于無法觸摸的微觀世界,那它的應用前景又體現在哪里?會不會只是一種畫餅充饑?
史浩飛:石墨烯的應用前景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對硅材料的替代性上。
眾所周知,現在是硅時代。依據摩爾定律,計算機芯片每18個月集成度翻番,價格減半。只是近年來,硅晶體管的特征尺寸已經縮小到10納米以下,而硅材料的自然屬性導致其運行速度和性能難以再有突破性發展。所以,才有雙核、四核這些折衷方法。
但石墨烯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它良好的導電性使得電子在其中的速度可達光速的1/300,遠超在一般導體中的運動速度。加上碳元素更高的電子遷移率,一旦石墨烯替代硅來制造超微型晶體管,未來的超級計算機會擁有難以想象的高速。
那將是一場信息革命。但人類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一過程中面臨一系列未知的挑戰。
石墨烯是一種材料,而一種新材料的未來不只取決于其自身,更有賴于其他學科的進步。就像人類能用鋼鐵造船、造飛機,是得益于發動機的誕生、流體力學的成熟等等。
重慶日報:你認為石墨烯會像鋼鐵那樣,有朝一日深刻改變人類生活?
史浩飛:為什么不?青銅、鋼鐵、塑料、硅等基礎材料,都深刻改變了人類生活。起碼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推動這些美好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石墨烯“打開了一扇窗”
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一直被認為是三維結構的,石墨烯的出現終結了這一認知
重慶日報:石墨烯的出現被認為具有革命性意義,還有其他什么原因嗎?
史浩飛: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一直被認為是三維結構的,石墨烯的出現終結了這一認知。因為石墨烯是人類首次發現的二維結構材料。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從三維層面轉入了二維層面,這是顛覆性的一步。因為按照經典物理學理論,二維結構在自然界難以穩定存在。
事實上,從三維世界到二維世界,對哲學上的觀念沖擊最大,這涉及整個世界的存在形式和本源問題。
石墨烯“打開了一扇窗”,讓人類窺探到二維世界的精彩。從這個角度說,石墨烯對整個人類的發展而言,都具有革命性意義。
重慶日報:我注意到您書架上有一本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該書描述了一種名為“二向箔”的降維攻擊武器,可使攻擊目標由三維形態向二維形態“坍塌”。石墨烯打開了人類了解二維世界的窗口,那么,是否有一天這樣的科幻場景會變成現實?
史浩飛:我無法預測那一天是否會出現,但石墨烯的確是我們在二維世界的第一種研究對象。
目前對石墨烯的研究,只表明人類可以在更低的維度上認識和操作某些物質,還遠遠不能說可以在各個維度上轉換。
不過從理論上說,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越到微觀,其操縱自由度就越大。假如有一天,我們可以影響某一元素其原子核里面的結構,并改變它的質子數,那就可能改變這種元素,甚至創造新的元素。如能做到這一點,已經近乎神跡了。
科學進步總是從基礎研究開始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奠定石墨烯材料研究的基礎。
來渝研究“完美”新材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石墨烯成為和鋼鐵、塑料、硅一樣的基礎材料,是把石墨烯應用變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重慶日報:您一直主攻光電領域,為何最后會進入到最基礎的材料領域,對石墨烯產生興趣,并愿意到重慶來繼續您的研究?
史浩飛:恰恰因為我長期研究光電材料與器件,逐漸發現傳統光電材料已遇到理論上的瓶頸,很多元器件性能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于是只能尋求更好的新材料。在美國做博士后研究時我接觸到了石墨烯,它的很多特性對我們研究光電子技術的人來說幾乎是完美的。
2011年,重慶組團赴美國引才,把我引進到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工作。來渝后發現國內還沒人能做量產的石墨烯,所以只好自己做。重慶對石墨烯研究的支持力度很大,對人才的引進也有很大的熱情,重慶市人社局認定我為重慶市第二類高層次人才,在科研資助、崗位津貼等方面給予支持,激勵我們創新。
后來我們經過一番攻關,石墨烯制備技術取得了突破,資金和政府進一步的支持也及時到位。但那個時候,石墨烯制備成本相當高,我們就開始考慮將石墨烯產業化以降低成本。
重慶日報:于是就有了石墨烯手機的誕生?想做新概念的電子產品?
史浩飛:其實,這是一個小小的誤解。
我們團隊核心優勢在于石墨烯原材料的規?;苽浼夹g?,F在這一點已經實現,但緊跟著問題來了:這是一種嶄新的材料,世人怎么知道它的好處?思來想去,我們決定做一種具有新穎性、帶點科幻色彩的產品,于是就想到做一款可卷曲的柔性手機,畢竟手機是目前最普及的電子產品。
但實際上,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要讓石墨烯成為和鋼鐵、塑料、硅一樣的基礎材料,是把石墨烯應用變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這一切,我希望能在重慶率先實現。
史浩飛簡介
史浩飛,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微納制造與系統集成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墨??萍加邢薰臼紫茖W家。
近5年來主要從事石墨烯薄膜材料規?;苽渑c應用研究,帶領團隊突破了大面積單層石墨烯薄膜的制備工藝難關,建立了石墨烯薄膜生產線,并在石墨烯觸控面板、智能傳感、光電探測、柔性器件等領域開展了系統的應用研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主持科技部863、工信部工業強基、國家自然基金、省部科技攻關等項目十余項,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