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氣候變化與CCS
發電等使用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CO2排放到大氣中,使其在大氣中的濃度持續增加,被視為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全球達成的共識是,如果將這部分CO2不向大氣中排放,而是經過分離、回收、封存于地下,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現實性對策之一。這一過程就是CCS(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O2捕獲與封存),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CCS工藝的論證研究以及實用性研究。
2015年末,在法國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一致通過了2020年以后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該協定的目的是將工業化后的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0℃之內,并為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之內而努力。從之前的國際共識目標2.0℃一步邁入目標1.5℃,這將促進各國積極采取措施。此外,為了達到上述目標,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采用CCS技術。
2、CCS過程的鋼材腐蝕
在CCS過程中,有許多處理高壓CO2的工序,如果與水分共存,就會形成對鋼材的腐蝕環境。CCS一般由以下四個工序組成。
1)從燃燒廢氣、天然氣和合成氣體等中分離回收CO2;
2)輸送高壓CO2;
3)高壓CO2壓入深部鹽水層和枯竭油氣層;
4)壓入的CO2封存。
在1)中,有機的堿性醇胺類水溶液吸收酸性氣體CO2后,經過加熱釋放出CO2的工藝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加熱,CO2從水溶液中釋放時對碳鋼形成嚴酷的腐蝕環境。此外,該工藝成本高,所以降低CCS工藝整體的成本成為主要研究課題。
在2)中,由于輸送管內的壓力和溫度波動,會析出游離水,游離水的出現會導致CO2溶解生成H2CO3,對碳鋼形成腐蝕。
在3)中,壓入層的深度大、溫度高時,CO2溶解的鹽分濃度高的地層水浸潤到井底部位,對鋼材形成嚴重的腐蝕。
在4)中,壓入層為枯竭的油氣層時,壓入的CO2向地層內擴散,與廢棄井的碳鋼井壁管接觸。與3)的情況一樣,在高溫、高鹽分濃度時,形成嚴酷的腐蝕環境。
3、高壓CO2輸送過程的鋼材腐蝕
在高壓CO2的輸送中,由于壓力變化,游離水析出,各種雜質溶解并富化,腐蝕性增加。主要的雜質是SOx、NOx、O2、CO、H2S、H2O等。但是,目前對這些雜質的允許濃度還沒有一個共識。雖然有許多這方面的論文,但都是單獨處理各個雜質,對這些雜質的協同效應尚不明確。
NETL(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通過研討43篇論文,給出了雜質的允許濃度。但是,由于排氣、能量轉換工藝或CO2回收工藝的不同,這些值差異很大。
關于腐蝕性的評價方法,各研究機構實施了不同方法。例如,以安裝在微振動/旋轉型壓熱器底部的(假設水蒸汽冷凝)圓形輪為試樣,降低了10MPa的初始CO2壓力,調查了作為雜質的水、SO2、NO2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在室溫下,獲得0.9mm/a的高腐蝕速度。
在存在微量SO2、NO2、O2以及H2O環境的試驗中,由于硫酸、硝酸以及元素硫的生成,通過熱壓器內的水分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顏色,來推測其腐蝕性的高低。
此外,也有將輸送的高濃度CO2狀態表現為密相的方法,意味著CO2是超臨界或液體的狀態。該狀態CO2的比重接近液體的水,黏度與氣體狀的CO2基本相等,所以適合輸送。
還調查了在CO2分離回收工藝使用的胺溶液混入的影響,獲得了由于乙醇胺(MEA)濃度的增加,對碳鋼腐蝕影響的認知。但是,目前獲得的實驗室數據與實際的高壓CO2輸送過程的腐蝕如何對應尚不清楚。
作為今后的方法,確立了重復性(同一機構內的再現性)和再現性(不同機構間的再現性)的優越評價方法,在超臨界CO2條件下,對O2、N2、SO2、NOx、H2S、乙二醇、胺類以及銨等雜質影響的評價是不可缺少的。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