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有一天紡織品也能造房子嗎?目前,建筑業就復合紡織材料作為新型建材,給房子穿上了一件“雨衣”,不但防風防雨,還能抗霉菌。真的是“任它風大雨大,我自安然無恙”。
目前,建筑業擬用服裝和鞋業的紡織品作為新型建筑材料,例如將原本應用于防風防雨夾克和徒步鞋的類Gore-Tex膜,建造出既透氣又防水的墻。其中, Tyvek就是其中一款合成的紡織品,它被稱作房子的“雨衣”。
野營帳篷也對現代建筑的“建筑用紡品”做出了一定的啟發。這一新的研究領域集中于動物纖維如羊毛或蠶絲,植物纖維如亞麻和棉花,以及合成纖維如聚酯和人造絲,致力于提高技術水平、開發高性能材料,從而提高建筑質量,特別是房屋,水壩,橋梁,隧道和道路建筑。這是由于纖維具有優良的亮度,強度等機械性能,以及對蠕變,化學品侵蝕和空氣或雨中污染物等因素的抵抗能力。
“紡織品在基礎設施和可持續建筑現代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米蘭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系(DICA)教授Andrea Bassi解釋道。
“比如可以將尼龍和玻璃纖維與傳統纖維混合來建造隔熱和隔音的墻體和屋頂。材料的技術革新,包括將納米技術與傳統紡織品相結合用以制造衣物,以及將含鋼的聚氯乙烯(PVC)或乙烯四氟乙烯(ETFE)紡織品用以建造建筑物。除了抗靜電,吸音和防水外,材料的技術革新還將賦予材料抗菌性能”。
Rooflys是另一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在屋頂下覆蓋一層黑色紡織品,以保護屋頂不被霉菌腐蝕。這些建筑用織物也已經經過了耐火性,密封性,水和蒸汽不滲透性,耐風和抗紫外線性能的測試。
西班牙馬德里科技大學(UPM)的三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紡織廢料制成的新面板。他們聲稱,它可以顯著增強建筑物的熱和聲學性能,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與建筑材料開發相關的能源影響。
除了紡織品,新型的天然纖維復合材料也是研究的熱門領域,它可以保持室內空氣質量。來自Modcell的專家Finlay White表示,稻草和大麻等生物基材料可以通過呼吸減少霉菌生長的發生率。材料的透氣性是指它們自然吸收和解吸水分的能力,通風不良的高度隔熱的建筑物可能會導致空氣中水分含量偏高,當遇到一個冷的表面時,水分會凝結并產生霉菌。生物基材料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降低冷凝的幾率,進而降低霉菌生長的可能性。
位于英國布里斯托爾的一家綠色科技公司與歐洲Isobio項目合作測試了生物基絕緣子,發現它的性能比傳統材料提高了20%左右。“這將導致整個建筑周期總能耗減低百分之五,從而降低了成本。我們正在評估一系列植物衍生的副產品如大麻,黃麻,油菜和稻草纖維以及玉米芯殘留物等的熱性能和吸濕性能,先進的溶膠凝膠涂層也可以沉積到這些纖維上用來優化性能,產生高度絕緣和透氣的建筑材料。”該項目的另一個合作伙伴,英國巴斯大學BRE創新建筑材料中心(BRE CICM)的Martin Ansell說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