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干貨:幾點關于基金申請書修改的重要建議,100%獲批
    2017-01-16 12:10:26 作者:趙斌 來源:網絡 分享至:

    u=4292979244,1426485998&amp;fm=21&amp;gp=0

     

        新年伊始,就是我們開始準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的時候。今年的寒假足夠長,提交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的時間并不算早,無奈今年有兩本不同類型的申請書要寫,時間并不算充裕。又加上我好為人師的特質,在自己的申請書還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還幫至少4人(不包括網友)潤色、修改了他們的申請書。也許是觀局者清吧,也不知道我的修改建議對他們的申請書質量改善有多大幫助,只是前幾天得到消息,這4個人都獲批了本年度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而我自己,因忙于多頭做戰,也來不及認真閱讀年前就下載的50份最新文獻,最后主體內容是讓博士后進行寫作的——這還是第一次與博士后合作寫基金申請書,也沒有什么經驗。博士后寫作的主要內容雖然是我們雙方經過多次討論的,也是她博士后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作為一個跨專業的博士后來說,在把握一個新方向上的確也有一定難度。


        最主要思想上對是否能中標不夠重視,認為作為對博士后的訓練,也許首次不中更好。在提交申請書的截止期前,雖然我對申請書的許多內容進行了修改,但對技術路線等細節問題還是缺乏更多的思考,對最后的結果也是沒有太大自信。因此,當看到今年入選名單中沒有我的名字的時候,似乎沒有特別感到意外的。


        如果今天不是收到這位朋友的來信,我早就忘了在撰寫申請書之時,還通過網絡和郵件鼓勵和幫助過一些網友寫作基金申請書。順勢翻了一下歷史郵件,原來還有好幾封。難怪我自己的時間這么不夠!現在我將這些通訊記錄進行了整理,挑選了3個有代表性的交流記錄,并屏蔽掉一些不相關的信息,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與A君的交流


        1月5日,我在小木蟲上收到A君的來信:


        趙老師:您好,我是中國XX學院的老師,我叫A君,如此冒昧的給您發站內信,希望您見諒。看了您的“審閱完基金標書,順便談談基金標書寫作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一文,讓我受益匪淺,非常感謝您的分享。我在網上查了下得知您是做生態學方向的,我是學XX的,雖然和您的研究方向不同,…,現在又到了準備國基金的時候了,有些關于基金申請的問題想向您請教,希望您能不吝賜教。


        我是去年11月份中國XXXX大學XX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畢業。由于之前導師主要做橫向的,所以讀書期間積累也不太多。我博士階段做的方向不是那個實驗室做的傳統的方向,而是一個之前實驗室沒有人做過的方向,做了XXXX方面的研究,博士論文是XXXX機理,但是后面論文寫完之后,老板讓做XXXX,主要做了XXXX研究。由于一直是我自己摸索的,所以做得也不太深入。2012年的基金申請書是根據最后研究的那個方向寫的,但是后面評審意見很差。下面是評審意見:


        <1> 此申請擬研究XXXX的影響規律,通過實驗定量分析XXXX的作用機理,建立新型XXXX的完整評價特體系,為研制XXXX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項目內容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及理論研究價值,創新之處非常明顯,是XXXX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申請書整體研究內容充分、研究方法合理、申請人及其團隊在此領域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和學科功底,項目可行、預算合理,作為青年基金建議給予優先資助。


        <2> 申請人根據XXXX材料有XXXX的特點,提出研究XXXX結構特征,實現XXXX,為型XXXX的研制提供理論基礎和手段。本項目申請有一定新意,有明確的應用背景。項目研究目標清晰,研究內容具體,已有先期研究工作基礎。在研究方案中,提出了XXXX的技術路線,即……由于XXXX的影響,因此在技術路線中XXXX的方法建議不可行。在理論建模中,還需要結合XXXX的特點來研究XXXX過程。


        <3> 本課題以XXXX的潛在應用為背景,提出對XXXX機理進行研究(本課題的創新之處),目的是建立XXXX模型,為新型XXXX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選題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課題創新強,研究內容恰當,研究方案合理可行,技術路線清晰明了。研究團隊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礎。經費預算合理。建議優先資助。


        <4> 申請人試圖研究XXXX影響機理是個很好的有實際應用的課題,但申請人提出的研究內容繁多,即試圖建立數學模型來定量研究如此復雜的XXXX結構,又力圖通過實驗方法獲得XXXX的定量關系,結合數值模擬建立XXXX為完成此目標需要多方面的實驗數據和理論研究,而XXXX的定量研究僅僅通過XXXX是不夠的,令人懷疑此項目在三年內實現的可能性。再加上申請人去年有一項類似的項目剛剛啟動,為了能集中精力完成在研項目,不建議再次資助。


        <5> 研究價值不大:XXXX至今爭議很大,研究內容的設置意義不大。 …因此,首先要解決的是XXXX。申請人擬在XXXX條件下仍然要保證其XX性能,關鍵科學問題把握不準確。由于申請人對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把握失準,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的設置就很難解決關鍵問題;XXXX的準確測量是關鍵,特別是XXXX測試如果測試不準確就不可能對理論研究結果正確評價。鑒于上述問題,申請項目的創新性不足,研究內容設置不合理,關鍵問題把握不準確。


        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現在我所在單位的研究方向差別很大,如果在這邊我繼續做下去的話可能只能孤軍奮戰。但是要是不延續以前的方向現在重新找一個方向的話那一點基礎都沒有了,申請是不是更難。為這個選題我已經考慮了很久,也把最近幾年資助的項目查了一遍,但是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我想請問趙老師,像我這種情況,要想提高青年基金的命中率從選題方面來說是該在原有方向上延續比較好呢?還是應該換一個方向?(換方向的話,現在其他方向都不是很熟,唯一比較熟悉的還是與XX相關一點的方向)謝謝,希望得到您的指點。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1月11日才看到,但很快進行了回復。我上小木蟲的頻率不是很高:


        我怎么感覺評審意見并不算差呢?


        第1和3個評閱人建議優先資助的,評閱人2也總體上認可的,但有兩個疑問需要解決:1)XXXX的方法是否可行?2)結合XXXX的特點來研究其XXXX過程。


        我不知道第5個評審人的建議是否有道理?“關鍵科學問題把握不準確”這是很致命的。你要認真體會他的建議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你的整個思路就需要重新考慮。如果這個意見沒有道理,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你無法獲得資助,是第4個審閱人的意見在起關鍵性作用。“申請人去年有一項類似的項目剛剛啟動,為了能集中精力完成在研項目,不建議再次資助。”也就是說,即使其他人都給你全優,你也無法獲得資助。而今年這條甚至做了硬性規定,你連形式審查都不能通過的。


        你最后問的問題是一個比較糟糕的狀況。許多人在申請自然科學基金的時候,千方百計地想拿到,但拿到基金后有時候也是一個雙刃劍,并非一定是好事兒。此時你需要思考的是,你未來10-20年是否還對這個研究有興趣?如果沒有,建議早日放棄。我覺得總體上要往前看,不要為了一、兩年的暫時得失而放棄未來10-20年的輝煌。你的具體情況我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你的年紀,如果年輕,可尋找自己新的興趣點兒做下去,如果不年輕了,建議硬著頭皮堅持目前的方向,孤軍奮戰也在所不惜,至少你有外單位的同行。有時候孤軍奮戰也挺自由的,可思考更多的問題。其實,我目前這個方向也算孤軍奮戰的。


        A君當天就回信了,看來是常上小木蟲:


        趙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的耐心回復。


        評閱人4說的之前的那個項目,其實那個項目是博士階段我們導師的一個項目,我只是作為主要參與人而已,我寫的也只是參與不是主持,不知道為什么那個評閱人就說是已經有一個項目啟動了。


        我去年博士畢業的,才參加工作,今年28歲。這個方向我做了好幾年了,一直想做下去,也不想半途而廢。但是現在單位里面的形勢一度讓我很糾結。我就想好好做自己的研究。但是想必您也知道,在一個新單位,年輕人剛來,想自己做實驗蠻困難的,而且研究這種東西要是很長時間不做,慢慢的就荒廢了。唯一能讓自己開始做研究的辦法就是要申請到項目支持。這是我急于申請到項目的主要原因。


        看了您的郵件,我堅定了我做下去的決心,所以我還是打算在去年的申請書的基礎上繼續深化。無論結果如何,我在單位都會盡量想辦法把實驗開展起來做下去。


        再次謝謝您的回復。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8月20日,A君給我寫信,告訴我基金獲批的消息:


        趙老師,您好,我是中國XX學院的A君,我年初的時候給您發過郵件,請教國基金的問題,后來因為一直不想放棄博士的研究方向,所以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深化了一下。


        剛才收到基金委的郵件了,申請批準了,在此非常感謝您當初的開導和鼓勵。


        接下來我也會努力的完成。再次對您的幫助表示感謝!


        8月21日,我回信表示祝賀:


        謝謝你告知我這個好消息,祝賀并真心為你感到高興!希望你能認真對待這個來自不易的課題,讓好運氣一直延續下去。好運氣是偶然的,但背后的努力是帶來好運氣的基礎(這句話我們共勉)。


        與B君的交流


        2012年12月20日,收到B君來信:


        趙老師您好!拜讀了您的那篇關于評審基金體會和建議的帖子后受益匪淺,我準備明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下您,冒昧之處還請趙老師見諒:


        1、我在一所地方二本學校工作,今年剛評上副教授,目前在一所省會院校全日制讀博(博一),我這種情況申請青年基金,依托單位是原工作單位,參與人都是目前所在讀博學校的老師和研究生(因為我做課題都是在讀博所在學校),這樣妥否?有沒有必要再加我原單位(依托單位)的人?


        2、我將要寫的基金內容,此前畢業的兩位研究生做了一些工作,我要在此基礎上深入進行,從論文方面看也就是2-3篇中文核心,沒有SCI,這種情況下能否申請青年基金?申請到的可能性會不會較小?


        先請教趙老師這兩個問題吧,可能是我最想先解決的,懇請趙老師不吝賜教。最后,祝趙老師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2013年1月11日,我才看到郵件并做了簡單回復:


        作為青年基金,沒有多少人會關注參與課題的其他人員。依托單位是原工作單位,參與人都是其他單位的人員,這嚴重不合規定,而且在寫參與人員簡介中很快露出馬腳。目前你的這種情況,估計難度還是挺大的,除非你的建議書寫得非常好,建議先寫出幾篇好文章吧。


      
      與C君的交流


        2012年9月3日,收到C君的來信:


        趙老師,我想請您看看,是三個C嗎?如何修改呢?


        <1> 該申請項目針對XXX的問題,提出XXX研究內容。立題新穎,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研究內容設置的較為合理,在XXX方面的內容有些單薄。研究目標較為明確,關鍵科學問題提煉的較為準確。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較為可行。存在問題:XXX,申請書中相關說法要修改;XXX的研究結果需要反饋到XXX的優化方面;XXX的內容實現闡述的不夠。申請人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隊伍組成較為合理,經費預算基本合理,注意管理費的比例。


        <2> 1. 研究價值和創新性:采用XXX,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創新性。2. 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及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內容較豐富。研究目標設置基本得當,但在開展具體研究之前,似應明確XXX的問題。此外,應考察XXX的影響。申請書指出該研究的特色之一為“XXX”。XXX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XXX行為及機理研究部分,均未見有關XXX表征及在XXX中所起作用的針對性研究的表述。3. 整體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基本合理,但應根據研究內容進行相應的修訂。4. 研究隊伍狀況、前期工作基礎和研究條件以及經費預算:研究隊伍組成合理,具備前期工作基礎和必要的研究條件。


        <3> 1. XXX是應用的巨大障礙。本項目擬通過將XXX來解決XXX問題,思路合理,有創新性,有重要研究意義。2. 關鍵科學問題的提出、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均較為明確、合理。3. 申請人從理論和技術上論證了項目的可行性,較有說服力。有兩個方面論證尚顯不足:一是XXX;二是XXX。4. 研究隊伍合理,有良好的工作基礎,申請人未注明現主持國家青年基金項目與本項目的關系,因此對經費預算的合理性難以評價。


        2012年9月3日,我給予了簡單回復:


        我覺得更像三個B。如果三個人的意見都是這樣,說明你的本子還需要下功夫,應該是可以寫好的。看評語,你目前的狀況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類型的,所以需要努力。另外兩個問題提醒您注意:


        (1)“申請人未注明現主持國家青年基金項目與本項目的關系”如果屬實,這屬于硬傷,應該杜絕。


        (2)“注意管理費的比例”,管理費的比例也弄錯了?這也是硬傷。


        2012年9月3日,收到C的再次回復:


        多謝多謝,我自己感覺也象3B(不是抬高我自己),我感覺肯定的意味更強一些,比如創新性。但確實是存在硬傷,不中不怪別人。總體我感覺前兩個專家提的是具體的內傷,第三個專家提的是外傷。無論如何,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事就是。結果如何不用太在乎。咨詢專家,只是想知道,未來還有沒有繼續修改本子的必要。


        一份與網友的交流記錄


        網友:請問標書打分過程中:內容的熟悉程度,綜合評價,資助意見 這三項誰的權重大。謝謝!


        我:資助意見最終取決定性作用,但大多數情況下與綜合評價是密切相關的。熟悉程度,我覺得不是特別有爭議的時候,是不會考慮的。不熟悉的本子,評閱者應該主動回避。


        網友:哦!謝謝!  那綜合評價是優,資助一欄是建議資助,與 綜合評價是良,資助一欄是建議資助,這2個評審意見肯定是有區別的吧!


        我:你說的兩個例子,一般情況沒有什么區別,但如果其他的評委意見有出入的時候可能才會參考。


        網友:兄弟你說的到底權威嗎?照你這么說,同行評審意見表為什么要給出三項打分, 那直接給出資助一欄得了,況且在同行評議要點中,著重給出了綜合評價的等級的標準,而你的意思是綜合評價可有可無, 即 如果綜合評價是差,資助一欄是建議資助,綜合評價是是優,而資助一欄是建議資助,這2個評審意見都沒區別了。


        我:不權威。但是你舉的這么極端的例子,我不好回答。“如果綜合評價是差,資助一欄是建議資助”不知道這樣的情況究竟有沒有發生過,如果真有,那一定是很有爭議的本子,不知道基金委是會如何處理。綜合評價是優,而資助是建議資助或優先資助,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大多數也就是在二者之間的比較了。優先資助一般需要說出足夠的理由的,只是建議資助并不需特別說明。所以,在遴選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先考慮優先資助的選擇,這并沒有什么問題,然后考慮建議資助的。只是在無法滿足所有申請的時候,才考慮對本子的其他評價。我也并沒有說二者完全沒有差別,如果要極端地理解我說的話,那權當我胡說吧。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
    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91密拍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亚洲国产AV片一区 | 尤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制服丝袜99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