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長陳寶生表示,雙一流建設已經進入專家評估階段,將在專家委員會組建后制定標準,完成程序,爭取在上半年公布第一批一流大學和學科名單,意味著全社會廣泛關注的雙一流建設將很快全面啟動實施。
從世界范圍上來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要想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經費是必要的物質基礎。對于研究性大學而言,科研經費的多少是一所大學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的標志,是教師科研活躍度的直接體現。
目前高校在我國科技創新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獲得的科研經費也越來越多。盡管高校的科技經費歷來都受到各方高度關注,由于各種原因一直很難準確的統計各大高校真實的年度科研經費情況。日前,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發布了最新《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大高校的總體科研經費和人均情況,青塔也對其進行了獨家的統計,整理出科技經費過億的234所大學,供大家參考。
234所高校科技經費過億元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發布的《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整理了2015年全國1497所高等學校及其附屬醫院從事科技活動的數據。雖然這份匯編數據2017年3月才發布,但這也是目前最官方和權威的數據了,從中我們可以對中國各大高校的科技經費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從2015年中國高校科技經費的統計結果來看,清華大學的年度科技經費高達50.79億元,排名全國第一,比去年公布的數據多出7.2億元。浙江大學以41.233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比去年公布的數據多出4.1億元。上海交通大學以33.480億位居第三,全國范圍內也僅有這三所大學的年度科技經費突破了30億。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都進入了全國前十。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四川大學三所高校年度科技經費都超過了20億,從全國范圍看年度科技經費超過20億的也僅有以上13所高校。
從高校人均科研經費統計結果上看,排名較高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不過由于在教育部科技司的這份匯編數據中,將各大高校的附屬醫院等人員計算在內,所以會出現個別高校科研人員數量超多的情況,但是附屬醫院的人員等計入后也大幅拉低了高校的人均科技經費。
總體來看,科技經費較多的高校主要是原部屬重點高校,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信部直屬高校、中科院直屬高校等,這些高校大多經費不菲。不過不少地方重點高校在科研經費上也表現不俗,包括蘇州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江蘇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
從學校類型來看,工科類大學的科技經費明顯大幅高出文科類大學,更有部分偏文科的985和211高校年度科技經費未破億,可見工科和文科的差異之大了。從全國范圍看,年度科技經費破億的高校也僅有234所,以下是詳細榜單:



說明: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匯編資料,其中的教學與科研人員指高等學校在冊職工在統計年度內,從事大專以上教學、研究與發展、研究與發展成果應用及科技服務工作人員以及直接為上述工作服務的人員,包括統計年度內從事科研活動累計工作時間一個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統以外的專家和訪問學者。
數據來源:教育部科技司網站發布的《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汪玉玲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