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室研究員費廣濤課題組研究人員在碲(Te)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其光電響應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工作以“Controlled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tellurium nanowires, nanotubes and trifold structures and their photoelectrical properties”為題發表在CrystEngComm雜志上。
【圖文導讀】
圖1 三種溫度下產物形貌的演變圖

(a) 120 °C;(b) 150 °C;(c) 180 °C;(I) 尺寸不均的納米線;(II) 尺寸均一的納米線;(III) 納米管;(IV) 三重結構
圖2 碲納米管和三重結構的生長過程示意圖

(a)初始階段無定形Te;(b)納米管初期;(c)納米管中間期;(d)納米管最終期;(e)三重結構初期;(f)三重結構中間期;(g)三重結構最終期【研究內容】
碲是一種窄帶隙半導體材料(室溫下帶隙約為0.35eV),它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等性能。近年來,碲納米材料在光電轉化、電化學、納米器件設計與制造等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化學液相法是宏量制備納米材料的最佳方法之一,它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推廣等諸多優點。目前,人們在碲納米線、納米管、納米帶、納米棒等材料的液相法制備方面已取得較多的研究成果,但對于多種反應條件,如還原劑、表面活性劑、溶劑、溫度等對產物形貌的影響的研究還不夠詳盡。
費廣濤課題組博士生仲斌年采用溶劑熱法制備了尺寸均一的超細碲納米線、納米管和三重納米棒結構,研究了反應條件,如還原劑、表面活性劑、溶劑、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對產物形貌的影響,給出了它們與產物形貌的對應關系圖,并討論了納米管和三重納米棒的生長過程和機理。紅外響應測試結果表明,超細碲納米線薄膜對波長為980nm的紅外光的響應電流可以達到166μA,在偏壓1.0V、受光功率為6.25μW時,響應率可以達到26.56A/W。相關研究工作對于碲納米材料的形貌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