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科技部、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要求對現有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基地和平臺進行考核評估,通過撤、并、轉等方式,進行優化整合;遵循“少而精”的原則,擇優擇需部署新建一批高水平國家級基地。
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科研裝備先進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各學科領域的國內研究中心,對學科領域的發展具有輻射帶動作用。每年國家投入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項經費高達數十億。可以說,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了一所高校在該領域的突出水平。那么,我國到底有多少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哪些高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呢?
根據科技部今年4月發布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報告》,截止2015年底,我國共有25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布在8個學科領域,其中,地球科學領域和生物科學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最多,各有44個,工程科學領域43個,信息科學領域32個,醫學科學領域31個,化學科學領域25個,材料科學領域21個,數理科學領域15個。(注:本次統計不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國家實驗室。)
從依托單位來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其中教育部132個,占51.8%;中國科學院78個,占30.6%;其他部門和地方45個,占17.6%。(注:有兩個主管部門的實驗室,按照第一主管部門進行統計。)
從統計結果來看,全國共有75所高校擁有至少一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擁有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列位居各高校之首。北京大學緊隨其后,擁有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位居第三。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表現也表現不俗,分別有7個和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樣數量在5個以上的還有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擁有3個以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均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注: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所有共建單位各計1個。)
以下為各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詳細統計: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今天的考研初試時間為12月23日至25日,而正式報名時間為10月10日至31日。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牛云集,科研能力強,如果有對擇校還搖擺不定的同學,沖著有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去準沒錯!
(數據來源:科技部)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