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廠機器人還是家庭服務性機器人,它們不一定都擁有貼近人類的外觀,但大多都擁有“鋼筋鐵骨”的內(nèi)核。而斯坦福大學一群研究員最近研發(fā)的一款搜索救援機器人,和機械臂或鋼鐵心都無關,是條可以蜷曲伸展的充氣管子。
和我們以往所見的機器人不太一樣,它長得有些怪異,長 72 米,像一條靈活柔軟的蛇。

不過,研究員并不是從蛇身上尋找到靈感,因為它并不像真正的蛇一樣在身體內(nèi)部擁有靈活的骨節(jié),而是一個中空充氣的雙層塑料軟管。這意味著它的形狀可以任意變化,也可以向任意方向蜷曲舒展,并以 32 公里/小時的速度前行。
軟體機器人模擬的是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植物不是通過運動,而是通過尖端延伸向著某處生長,并且能從狹縫中鉆出來。它也用了同樣的原理:
“當材料延展開來,它的身體部分會在一端變長,但剩余部分并不移動”,參與這個機器人項目的研究人員 Elliot Hawkes 在項目論文中這樣寫道,“災難中的幸存者可能被卡在巖石中,但這個機器人能穿過瓦礫之間的縫隙,因為它使用了新材料。”

軟體機器人的身體由 3 個氣囊組成,研究人員能夠控制每個氣室的運動,允許機器人精確找到要去的方向,或是通過放掉部分氣體,讓它通過狹窄空間。
而機器人的一端也安裝了一個微型相機,它能從相機中“看”到并用算法解讀內(nèi)容,這使得它在服從控制以外,還能按照自己計算的路徑到達指定目標。
為了試驗蛇形機器人的可行性,研究團隊設立了一系列障礙試驗,比如讓機器人穿過粘蠅紙、膠水、釘子陣、狹窄通道等,它像條活的藤蔓一樣生長、尋找生長空間,輕而易舉地穿過看起來不可能穿過的地帶,最終毫發(fā)無傷地通過了全部考驗。


充氣機器人能夠自如充放氣體,因此可以通過非常狹窄的空間
除了搜索功能以外,機器人還擁有救援能力——它的承載力能從地面上提起 100 公斤的箱子,也可以開關閥門。
不過目前,它只是個由普通塑料制成的機器人原型,研究人員正在計劃使用更加堅固的材料,例如防火纖維(“kevlar”)。
軟管內(nèi)部的填充也可以用加壓液體替代空氣,為被困險境中的幸存者輸送水源。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nèi)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wǎng)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zhuǎn)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
文章推薦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shù):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shù):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