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 一招將“黑色黃金”變成“白菜價”
    2018-01-24 10:09:40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中國科學報 分享至:

       1.jpg  

    唐永亮


        “把甲烷導入熔融的銅液中形成氣泡,甲烷在氣泡表面分解為碳原子,碳原子在氣泡表面組裝為石墨烯,而后隨氣泡到達熔融銅表面,并飛到收集器中。隨著氣泡不斷產生,高質量的石墨烯便會不斷生長出來。”

        沒錯,從現在起,制備石墨烯就是這么簡單:從裝置的一端通入常見且廉價的天然氣,在裝置的另一端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出高質量的“黑色黃金”石墨烯。這就是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2013級博士生唐永亮與美國得克薩斯州州立大學教授于慶凱共同提出的制備石墨烯的新方法。

        近日,唐永亮在材料與化學科學領域頂級期刊《材料化學》上發表論文,對這一方法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期刊審稿人認為,“該工作填補了傳統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法)和氧化還原法之間的空白,對石墨烯的實際應用將起到極大地推進作用,并且有望進一步地應用于其他高質量二維材料的大量制備。”換句話說,這個新方法不僅能使石墨烯變成“白菜價”,還將為更多二維材料的大規模生產開辟新途徑。

        在實驗室里,唐永亮通過這種方法,用十分簡單的小型裝置,一小時就可以生產出9克石墨烯。如果實現了產業化,用大型裝置進行生產,產出還會更大。毫無疑問,它為石墨烯的廣泛應用突破了一道瓶頸。

        傳統制備方法難以兩全

        自石墨烯發現以來,人們不斷研究發現它在電學、熱學、力學等方面的各種神奇性質以及巨大應用前景,并嘗試用各種方法制備生產。但目前流行的制備方法各有優劣,難以兩全:氣相沉積法質量好而產量低,氧化還原法產量很高但質量差。

        唐永亮在開始研究時就確立目標,要找到一種既能保證產量又能保證質量的方法。他認為,現在常用的大規模制備石墨烯的氧化還原法,會對石墨烯的“晶格”造成嚴重損壞,極大地影響石墨烯成品的質量。因此,從一開始他就舍棄了“氧化還原法”這個研究路徑。

        那么,氣相沉積法如何突破呢?唐永亮說,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通過高溫含碳氣體分解形成碳原子沉積在金屬基體表面形成石墨烯,質量很不錯,但是生成的第一層石墨烯會阻礙金屬對反應過程的催化作用,因而產量很低。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怎么讓催化金屬和含碳氣體進行充分、持續的接觸。

        唐永亮首先想到用液態金屬代替“氣相沉積法”中的固態金屬。2015年,他向導師祖小濤教授求教,祖小濤充分肯定他的設想,并推薦他與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于慶凱合作。

        于慶凱是石墨烯生長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最早提出并實踐了在銅表面用氣相沉積法生長石墨烯,在鎳箔上生長石墨烯的工作也被廣泛應用。而且,當時于慶凱那里有開展液態金屬相關的成套實驗設備。

        巨大創新來自小小改動

        在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唐永亮深入鉆研,一干就是一年半。他提出在液態金屬中“吹泡泡”的想法,得到了于慶凱的充分肯定。據他們了解,之前還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唐永亮很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實驗效果如他所料,“在熔融金屬中發生反應,氣泡就會一直不斷地產生,一個新的氣泡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沒有石墨烯的表面,不斷地產生氣泡,石墨烯就會不斷地產生出來,從而提高石墨烯的產量”。

        為了尋找一種催化效果最好的金屬,唐永亮像愛迪生尋找鎢絲那樣在諸多種金屬材料中進行嘗試篩選。最開始用鎵和鎳做催化,發現長出來的東西都達不到預期。此后,他又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先后用銅、銅鎳合金等諸多金屬進行實驗,并對比這些不同種類的金屬催化劑生產石墨烯的厚度和質量,最后發現銅的效果最好、產量最高,“石墨烯生長出來之后,就像漂浮在水面的一張油紙那樣漂在液態銅的表面”。

        接踵而來的難題是,如何把這一層層漂浮的石墨烯收集起來呢?最容易想到的辦法,當然是用機械的方法撈出來。但這種辦法顯然是不便操作且效率低下的。百思不解之時,他偶與于慶凱教授交流,于慶凱說:“何不把它吹出來?”

        “這是一個重要的提示!”唐永亮說,“石墨烯跟液態銅的浸潤性很差,它們倆是不會粘在一起的,如果通入氣體吹一下,漂浮在液態銅表面的石墨烯就會飛起來,我們只需要在裝置的尾端設置一個罐子收集就可以了。”

        “傳統的氣相沉積法的產量很小,根本無法用克來計量,只能說面積有多少平方厘米,像手機這么大的一層石墨烯,可能都要幾百塊錢。”唐永亮說,“采用我的方法,石墨烯的制造成本跟氧化還原法差不多,1克只要幾塊錢,質量比氧化還原法高得多。”

        把石墨烯推向產業應用

        經過一年半的研究,唐永亮在2016年下半年探索出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石墨烯制備方法。他很快就撰寫了論文,對該方法進行梳理總結。由于這種方法史無前例,因此,唐永亮對這篇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論文的成功發表滿懷信心。

        2016年,他將論文投給《科學》和《自然》。但沒有料到,論文均被拒稿。《自然》的編輯高度肯定了他的這一創新制備方法,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方法的不足——相比于傳統的氣象沉積法,唐永亮的氣泡氣相法產出的石墨烯依然較厚。

        雖然遭受挫折,但這一原創性成果瑕不掩瑜。隨后,唐永亮對自己的研究進行了優化,并投稿給《材料化學》期刊,結果順利發表。現在,他正在努力解決如何通過“把氣泡打碎”和“調整氣體濃度”等方法,進一步優化該方法的產出數量和質量,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向《科學》和《自然》進軍。

        作為新材料中的“黑色黃金”,石墨烯在電子、導電油墨、防腐涂料、儲能設備、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等待挖掘。目前,唐永亮已經與江蘇常州一家公司取得合作,該公司采用他的新方法之后,用中型設備可以每小時生產200克較高質量的石墨烯。

        “用不了多久,石墨烯將廣泛進入我們的生活,改變這個世界!”唐永亮說。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 最新国自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