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科學》官方網站消息,一個國際合作團隊日前發現,用一種金屬有機骨架(MOFs)新材料,可以為海水淡化和從海水中提取鋰離子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這支國際團隊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華裔科學家團隊、美國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CSIRO)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家組成。他們發現這種新材料能像海綿那樣,捕獲、存儲和釋放化合物,比如海水中的鹽和鋰,其過程類似于有機細胞膜“離子選擇性”的過濾功能。
這些MOFs新材料具有從海水中去除鹽和分離鋰離子的雙重功能,隨著研究進一步發展,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有很大潛力,有望為水利和采礦業帶來一種革命性的新技術方法。
目前,反滲透膜為全球海水淡化提供了近一半的貢獻,是大多數水處理工藝的最后一個環節,但其在能耗上仍有改進空間。CSIRO安妮塔·希爾博士說,使用MOFs新材料膜進行可持續水過濾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華裔科學家王煥婷教授說,這項研究克服了以往海水淡化工藝成本高昂、能源密集的缺點,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途徑。
MOFs新材料還有另一種潛在的實際應用。采礦業中,正在開發膜工藝以減少水污染,并回收有價值的金屬。例如,鋰離子電池現在是移動電子設備最常用的電源,然而,需求上升可能需要非傳統來源的鋰。如果經濟和技術上可行,從海水中直接萃取和純化鋰,將對鋰電池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希爾說,“這種新材料膜可以提取海水中的鋰離子,相對于目前的化學法從巖石和鹽水中提取鋰,效率更高。同時淡化海水和提取鋰離子的這種方法,可能為澳大利亞創造新的產業。”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本尼·弗里曼教授說,德克薩斯頁巖氣田生產的水中含有豐富的鋰離子,這種新材料為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提供了機會。
動植物都有神奇的生物膜,耗費極少的能量就能提純出所需的化學物質。模擬這種能力是人類夢寐以求的。隨著人工膜越來越便宜高效,那些荒蕪之地也能產出黃金。干旱的阿拉伯海岸將成為瓜果飄香的綠洲,青藏高原的大片鹽湖也會成為富饒的礦源。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