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銅具有良好的熱導率、塑性和耐腐蝕性能,所以銅在冶金、化學和石油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純銅的變形能力差,線膨脹系數大,使得其應用得到了極大的限制。銅-鋼復合板具有高的熱導率和優異的力學性能,使得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人們對銅和鋼的焊接方法進行了很多嘗試,包括攪拌摩擦焊、激光焊以及爆炸焊等,雖然接頭金屬發生了熔化,但銅在鐵中的溶解度很小,并且低溫下不存在Fe-Cu相。而爆炸焊是一種固相連接技術,能夠實現銅和鋼的連接。
【成果簡介】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的焦克新(通訊作者)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ions of copper-steel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welding”。在該文中,研究人員研究了銅-鋼板材爆炸焊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
【圖文導讀】
圖1 爆炸焊原理圖

圖2 拉伸試樣的尺寸

圖3 銅-鋼界面橫截面顯微組織圖



(a)典型波形界面的背散射電子成像
(b)渦旋區域局部放大圖
(c)渦旋區及固固連接區
(d)渦旋區放大圖
(e)截線1的EDS圖
(f)固固連接區的放大圖
(g)截線2的EDS圖
圖4 銅基體的EBSD結果


(a)銅基體的二次電子顯微圖
(b)銅基體的EBSD反極圖
(c)晶體取向-顏色關系圖
(d)再結晶分布圖
(e)銅晶粒尺寸分布圖
圖5 鐵基體的EBSD結果


(a)鐵基體的二次電子顯微圖
(b)鐵基體的EBSD反極圖
(c)晶體取向-顏色關系圖
(d)再結晶分布圖
(e)晶粒尺寸分布圖
圖6 過渡層EBSD圖



(a)二次電子顯微圖
(b)EBSD反極圖
(c)再結晶分布圖
(d)銅和鐵的相圖
(e)過渡層顯微組織的TEM圖
(f)過渡層銅和鐵的晶粒尺寸分布圖
圖7 顯微硬度圖

圖8 過渡層納米壓痕實驗

(a)納米壓痕區的背散射電子圖
(b)壓痕A-C的P-h曲線
(c)計算得到的納米硬度
圖9 拉伸實驗過程中的LSCM圖

圖10 拉伸實驗得到的應力-應變曲線

圖11 拉伸斷口形貌

【小結】
主要結論如下:
(1)銅/鋼界面呈周期性的波浪結構,包括渦流區和固固連接區。銅/鋼之間過渡層的厚度在渦流區和固固連接區是變化的,使得界面的顯微組織不一致。
(2)銅基體、鐵基體和過渡層的EBSD結果表明:在銅基體中有典型的退火孿晶結構。銅晶粒的尺寸取決于爆炸焊工藝和熱處理以后的再結晶過程。在鐵基體的結合面附近有很多結晶顆粒,絕熱剪切帶為更為細小的等軸晶。由于應力波的傳播,使得晶粒發生變形,最終不同區域的晶粒取向各不相同,表明晶粒存在擇優取向分布。過渡區的晶粒尺寸只有60nm左右,遠小于鐵基體中的晶粒尺寸。超細的等軸晶對獲得優異的焊接接頭至關重要。
(3)顯微壓痕及納米壓痕分析結果表明界面的硬度(330.9MPa)、變形區(Cu為100HV,Fe為286.8HV)要比基體的高。由于過渡區納米晶的存在使得硬度更高。拉伸實驗結果表明裂紋并不是沿著界面結構擴展,而是在銅基體中,這說明接頭質量較好。
文獻鏈接: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ions of copper-steel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weld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8,doi.org/10.1016/j.msea.2018.06.051)。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銅-鋼復合板、耐腐蝕、爆炸焊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