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已于5月前就決定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全面打擊學術不端行為,同時期望借此來加強科研誠信、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其中,由中國政府組織來創建全國低質量期刊黑名單的提議一經提出就在中國科學家們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目前該名單的準備與制備工作一直處于保密狀態。中國政府表示,凡是“罔顧學術質量”、管理不善、僅為盈利的國內/國際期刊均將被科技部列入黑名單,而且任何在這些期刊上發表文章的研究者均會得到警示提醒,同時發表其上的文章也不能用于評職稱、申請基金或申請職稱等。
顯然,中國政府是希望通過國家政策來減少中國作者發表的低質量或欺詐性文章數量,以達到提高研究完整性的效果。但尚未公布該名單對期刊的遴選標準,也未說明該政策何時生效。
1
雖然在此之前,學術圈已經存在 一些商業性的期刊黑名單,如基于Beall黑名單而衍生的Cabell黑名單(收費);但由政府機構親自監管的期刊黑名單卻非常少見。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論文生產國,這項新規定——嚴肅處理劣質和掠奪性期刊,無疑會讓這些“流氓”期刊紛紛破產,而這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是件好事。
目前已有一些中國研究機構公布了類似的低劣期刊黑名單,并要求研究人員避免在此類出版物發表論文。今年1月,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也公布了一份文件,建議其研究人員不要在一份貼有“學術爭議”標簽的期刊名單上發表文章,比如存在大量的撤稿現象的期刊。
復旦大學婦產科醫院也于5月份公布了一份學術期刊負面清單通知,表明雖然不禁止研究者在該名單上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但研究者不能使用科研經費(包括醫院科研經費以及個人科研項目經費)來報銷版面費,且即使文章發表也不會針對該文章給予科研獎勵。
同時,同濟醫院也列出的可能被鎮壓的黑名單目錄:
(網址:http://lib.tjh.com.cn/portal.php?mod=view&aid=1714)
這其中就包括了兩大灌水期刊PLOS ONE和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總編輯Joerg Heber 表示,他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中國大學會阻止他們的研究人員向本期刊進行投稿,畢竟該雜志近20萬篇論文中只有一小部分(119篇)是被撤回的。而Scientific Reports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無法對任何個人的決定發表評論,但仍希望各科研機構能夠繼續認可該期刊的價值。
2
而針對各種研究機構自己制定的期刊黑名單,西安交通大學熱學工程師Omid Mahian表示,由國家政府組織制定的一份適用于所有研究人員的正規的“黑名單”會更好。中國科學院的科學歷史學家Shi Xiaolei則表示,這份黑名單無論是由國家制定還是各研究機構制定,都會給掠奪性期刊帶上“緊箍咒”,也將會對中國的學術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醫學研究者Ren Chuanli也認為,中國政府所創建的黑名單可能有助于減少科學不端行為,因為它會對于一些質量低劣的掠奪性期刊采取一些懲罰措施。同時,他也指出學術不端的真正源頭不在于期刊,而在于提交文章的人,畢竟一些高質量的期刊也會發表低質量的論文,而一些被認為是低質量的期刊偶爾也會發表高質量、高引用率的文章。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Mu-ming Poo也表示,欺詐性論文會出現在各種質量的期刊上,因此基于整體期刊質量的黑名單也不一定能阻止這些論文的發表。這也是為何有些研究者認為這份黑名單的創建治標不治本的原因所在。
而且還一些研究人員對這些期刊黑名單如何確定感到焦慮,因為有些低質期刊并不明顯,同時這也是擬定黑名單必要面對的挑戰,所以他們更偏向于集中精力來創建一個值得信賴的期刊白名單,并對研究者進行評判期刊質量的相應培訓,這樣更容易于提高科學研究的質量水平。其實,中國已試圖在2016年創建一個全國批準的期刊白名單,但由于科學家無法就名單的選擇標準達成一致,教育部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潛在掠奪性期刊的明顯特征
另外,黑名單的管理和維護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和時間,因為總是有新期刊在推出,尤其是開放性獲取期刊(OA期刊)。所以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的Cophenhagen總經理LarsBj?rnshauge表示,OA期刊的收錄系統應該加強質量管理標準,且要求每個雜志提供其基本操作以便保證它們遵循基本的出版標準。
2016年所查詢的OA期刊黑名單
Bjrnshauge還表示,想知道中國是否會將黑名單用作推廣中文期刊的一種方式。針對此,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學術評價研究員Yu Liping也對這份名單是否全面表示質疑,不知該名單是否包括了與科學不端行為有關的所有有問題的中文期刊。“如果中國政府所建的黑名單對這些期刊進行懲罰可能會產生巨大的不可預測的影響,”Yu說。
然而,更多研究人員則認為,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白名單或黑名單,而是一個評估研究質量的綜合系統——政府也在5月份承諾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025-5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