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2200萬美元!科學“第一巨獎”名單揭曉
    2018-10-22 12:28:59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軟科、中國科大、 科學網等 分享至:

        10月17日,被譽為科學界“第一巨獎”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名單揭曉。華人科學家莊小威、陳志堅等5位生物學家獲得2019年生命科學突破獎,法國數學家文森特·拉福格(Vincent Lafforgue)獲得基礎數學突破獎,查爾斯·凱恩(Charles Kane)和尤金·梅萊(Eugene Mele)分享了基礎物理學獎,布賴恩·梅茨赫爾(Brian Metzger)等6位物理學家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許晨陽等人獲得“新視野”數學獎。頒獎典禮將于11月4日在美國硅谷舉行。


        “科學突破獎”是由谷歌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及夫人普莉希拉·陳、阿里巴巴集團創建人馬云及夫人張瑛、俄羅斯企業家尤里·米爾納及夫人茱莉亞·米爾納、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的聯合創始人安妮·沃西基、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蘋果公司董事長亞瑟·萊文森等共同捐資設立。

     

    1.jpg
    圖片來源:互聯網

     

        “科學突破獎”的獎金總額高達2200萬美金。其中,旨在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及數學領域最杰出成就的“突破獎”單項獎金為300萬美元,約是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的三倍。“新視野”獎則獎勵了在物理和數學方面取得成就的有潛力年輕科研人員,獎金為10萬美元。


        今年,總計2200萬美元的獎金分別給了嬰兒死亡主要遺傳因素治療、超分辨率成像、發現一種新型電子材料以及其他重大突破。


        生命科學突破獎

     

        “生命科學突破獎獲獎者向我們展示了,通過創造力、創新、毅力和技能,他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以前無法想象的進步。”評選委員會主席 Cori Bargmann說。


        1、C·弗蘭克·本內特(C. Frank Bennett)和阿德里安·R·克賴納(Adrian R. Krainer)——分屬愛奧尼斯制藥公司和冷泉港實驗室

     

        獲獎理由:開發出一種反義寡核苷酸療法,能有效治療兒童神經退行性疾病脊髓性肌萎縮癥。

     

    2.jpg


        2、安吉麗卡·阿蒙(Angelika Amon)——麻省理工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獲獎理由:測定了染色體非整倍性的影響,這是由于染色體錯誤分離而導致的其數量異常。

     

    3.jpg


        3、莊小威——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獲獎理由:開發超分辨率成像技術發現細胞內隱藏的結構——這種方法超越了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空間分辨率極限。

     

    4.jpg


        出生于1972年的莊小威是一名“神童”,15歲考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留下“四大力學滿分”的神話。之后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任教,34歲成為哈佛的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2012年5月1日,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4、陳志堅——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獲獎理由:通過發現DNA傳感酶cGAS,闡明了DNA如何從細胞內部觸發免疫和自身免疫應答。

     

    5.jpg


        陳志堅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1981年從福建省安溪縣第一中學高中畢業,考入福建師范大學。1985年考取福建師范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到美國圣地亞哥的索克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工作,先后擔任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201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查爾斯·凱恩(Charles Kane)和尤金·米爾(Eugene Mele) ——賓夕法尼亞大學

     

        獲獎理由:提出物理學中關于拓撲和對稱性的新觀點,帶來了對一種新型材料的預測,這種材料只在其表面導電。

     

    6.jpg


        “Kane和Mele以一種相當引人注目的方式介紹了量子物理學中的拓撲新思想,這個故事真是太美妙了。”基礎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Edward Witten說。


        數學突破獎

     

        文森特·拉福格(Vincent Lafforgue)——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格勒諾布爾大學傅里葉研究

     

        獲獎理由:對數學若干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在朗蘭茲綱領中。

     

    7.jpg


        評選委員會主席Richard Taylor說:Lafforgue找到了一種簡單而優美的直接論證,人們終于明白為什么朗蘭茲綱領必須存在了——它不再是復雜計算的無動機奇跡結果。


        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喬斯琳·貝爾·伯內爾(Jocelyn Bell Burnell)——鄧迪大學和牛津大學

     

        獲獎理由:對脈沖星的發現做出的基本貢獻,以及對科學界的激勵和領導。

     

    8.jpg


        “新視野”物理學獎

     

        1、布賴恩·梅茨赫爾(Brian Metzger)——哥倫比亞大學

     

        獲獎理由:對中子星合并產生的電磁信號進行開創性預測,以及在多信使天文學新興領域的領先地位。

     

    8.jpg


        2、拉娜·阿迪卡里(Rana Adhikari),莉薩·巴爾索蒂(Lisa Barsotti)和馬修·埃文斯(Matthew Evans)——分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

     

        獲獎理由:引力波地面探測器研究成就。


        3、丹尼爾·哈洛(Daniel Harlow),丹尼爾·L·賈弗里斯(Daniel L. Jafferis)和阿龍·沃爾(Aron Wall)——分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

     

        獲獎理由:提出關于量子信息、量子場論和重力的重要見解。


        “新視野”數學獎

     

        1、許晨陽——麻省理工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獲獎理由:在極小模型和代數品種模應用方面取得成績。

     

    9.jpg


        許晨陽1981年生于重慶,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獲學士和碩士學位,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2012年,他回到北大,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去年,許晨陽的北大師弟惲之瑋和張偉因為發現證明了函數域中的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同樣獲得了“新視野”數學獎。2017年初,惲之瑋、張偉和許晨陽收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正教授的offer。他們曾在奧賽冬令營相識;2000年,他們又在北京大學相聚;十多年后,這三位北大數學的杰出校友又共同活躍在國際數學研究前沿。


        對于全職加入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許晨陽曾表示:“想趁這個機會去世界頂尖的地方看一看,現在去了也不代表我將來就不回……數學是基礎理論的學科,你做出任何東西都是對人類知識的進步。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做出來的工作,別人都會定為一個中國數學家做出來的工作。”


        2、卡里姆·阿迪普拉斯托(Karim Adiprasito)和瓊·于(June Huh)——分別來自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高等研究院

     

        獲獎理由:對組合霍奇理論的發展為解決羅塔猜想助力。


        3、凱薩·馬托瑪奇(Kaisa Matom?ki)和馬克瑟姆·拉齊維爾(Maksym Radziwill)——分別來自圖爾庫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

     

        獲獎理由:獲得理解乘法函數值的局部相關性的根本突破。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
    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三级亚洲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精品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