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2018年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和科技創新亮點成果已最終確定于近日發布出來。其中兩項材料類成果入選:
1.中科院2018年年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
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束縛態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高鴻鈞、丁洪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利用極低溫-強磁場-掃描探針顯微鏡聯合系統首次在鐵基超導體FeTe0.55Se0.45中觀察到了純的馬約拉納束縛態。這是首次在單一塊體超導材料中發現高純度的馬約拉納任意子,能在相對高的溫度下實現,不容易受到其他準粒子的干擾。同時,這也預示著在其它的多能帶高溫超導體里也可能存在馬約拉納任意子,為馬約拉納物理的研究開辟新的方向。該馬約拉納零能模具有高純度、高溫度的特點且結構簡單,更容易實現對馬約拉納任意子的編織操縱,對研究穩定的、高容錯、可拓展的未來量子計算機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16日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
2.中科院2018年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材料耐久性聯合防護技術護航港珠澳大橋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運營,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新型聯合防護技術解決了這個難題。金屬所李京研究團隊先后完成了港珠澳大橋基礎結構用鋼樁防護涂層、陰極保護、原位腐蝕監測及高性能涂層鋼筋等專項課題研究,并在橋址現場進行了足尺模型驗證,為大橋提供了系統的腐蝕防護設計并參與工程實施,滿足了港珠澳大橋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該成果有力推動了我國海洋工程結構材料防護水平的發展,已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全海域多項國家重大工程中成功應用。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俯瞰圖
港珠澳大橋足尺模型試驗驗證
港珠澳大橋鋼樁內涂裝防護
港珠澳大橋鋼樁外涂裝防護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