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向一些比我有經驗的人請教“什么是科研”,他們沒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給我打了五個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張口生物芯片,閉口納米技術。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設計課題?課題怎么是設計出來的呢?是拼出來的。A的材料,B的方法,C的指標,D的意義。
3.科研是傻瓜相機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沒時間看原理了。我能折騰,多折騰幾次就出來了。為什么要做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兒我還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蘆畫瓢綜述不會寫?抄啊。論文不會寫?套啊。反正不會有人追究。無知者無畏!
5.科研是垃圾實驗完成了,論文發表了,答辯通過了。老板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走后,這些都是垃圾”。暈!倒!掙扎!再倒!他們沒有騙我,實用主義自有它的道理。但我從此不再隨便批判國內的科研水平了,因為在某些時候我也重復著同樣的故事。
聽過 那么多科研心得,但是讓然做不好實驗,寫不出論文。
1.先看綜述,后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早動手。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
3.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于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4.集中時間看文獻。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5.做好記錄和標記。復印或打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于沒看。
6.準備引用的文章要親自看過。轉引造成的以訛傳訛不勝枚舉。
7.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師。做實驗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反復嘗試?放棄?看書?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交流。對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請教體現你對他的尊重;對同年資的人,公開的討論可以使大家暢所欲言,而且出言謹慎。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一個實驗折騰半年,后來別人告訴你那是死路,豈不冤大頭?
9.最高層次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終都要靠別人認可。表達能力,體現為寫和說的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素質。比如發現一個罕見病例,寫好了發一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病例報道。比如做一個課題,寫好了發一篇或數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論著摘要或被槍斃。一張圖,一張表,無不是表達能力的體現。寥寥幾百上千字的標書,可以贏得大筆基金;雖然關系很重要,但寫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說,我不學PCR,不學spss,只要學會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話有一點道理,實驗室的boss們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經常有研究生因思維敏捷條理清楚而令人肅然起敬。也經常有研究生不理解“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卻讓另一個沒怎么干活的人寫了文章?讓他去大會發言?”你沒有看到人家有張口就來的本事嗎?
10.學好英語,不學二外。如今不論去日本還是歐洲,學術交流早已是英語的天下。你不必為看不懂一篇法語的文章而遺憾,寫那篇文章的人正在為沒學好英語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暫且不要去學二外。
我們經常會在參考文獻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聰明,殊不知這些都會降低論文質量。
1.知而不引。明明借鑒了同行的類似工作,卻故意不引用同行的類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穎”“領先”。實際上審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斷章取義。故意截取作者試圖否定的部分來烘托自己的觀點。
3.引而不確。沒有認真看原文,引文錯漏。
4.來源不實。某些字句來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學術的出版物),且不注明來源。常見于一些統計數字。
5.盲目自引。不是為了說明自己的工作與前期工作之間的關系,而是單純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數而自引。
英文文章寫作
1.閱讀10篇文獻,總結100個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經常復習。注意,文獻作者必須是以英文為母語者,文獻內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這屬于平時看文獻的副產品。
2.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寫出論文的草稿。要按照標題、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結果、討論、致謝、參考文獻、圖例、圖、表、照片和說明的統一格式來寫。這樣做的好處是從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雜志的格式。
3.針對論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種具體方法、要討論的某一具體方面,各找5-8篇文獻閱讀,充實完善。這里討論的只涉及英文表達,也只推薦給缺乏英文寫作經驗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雜志的稿約,再找2-3篇該雜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寫。注意,每次改寫都要先另存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問題不能恢復。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適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語論文編輯服務(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錢沒時間的人強烈推薦。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