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學術論文投稿的七條建議
    2019-03-01 15:56:42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學術與社會 分享至:

        很多作者認為,文章寫得好,就能發(fā)得好。這種觀點不免有些片面。文章能夠發(fā)表的基礎固然是文章本身寫得好,但是易發(fā)表不僅依靠好的寫作,同樣需要作者認真鉆研投稿本身的過程與門道。投稿是一門技術活,熟練者事半功倍,生疏者事倍功半。有些學者研究做得很好,可是由于投稿不得要領,不免有些埋沒;還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作者被網上魚龍混雜的投稿方式蒙蔽,上當受騙。所以,投稿一事不能馬虎,而必須謹慎對待,并且有意訓練、提高,如此方不誤學問大事。


    1.jpg

     

        一、有的放矢

     

        學術期刊相當于學術市場,作者相當于賣家,讀者相當于買家。因此,如何讓自己的學問更加符合讀者和學術市場,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議題。所謂投稿,實際上不過是順利實現(xiàn)學術發(fā)表,將自己的學術產品順利投放到學術市場中。說白了,投稿就是推銷自己的學術產品,把文章順利“賣出去”。而且還要“賣個好價錢”。很多學者不愿意將文章視為產品,覺得學術是神圣的,但是說到底,學問必須有其市場,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不管這種市場以何種形式存在。


        首先,投稿者要明白自己的發(fā)表目的。發(fā)表目的有兩個:為了傳播學術觀點;為了發(fā)表本身,比如發(fā)表以求學位畢業(yè)、職稱晉升。前者是自目的性的,后者則是工具性的。從前一個目的來看,文章最好發(fā)表在人氣較旺、知名度較高的期刊上,以便學術觀點可以被更為廣泛地傳播;而從后面的目的看,文章最好發(fā)表在學術刊物中排名較為靠前的期刊上,比如很多高校所劃定的頂級刊物上。當然,這兩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所重合,但也有不重合之處,作者在投稿前必須明確自己的發(fā)表訴求,然后以此確立一個發(fā)表的目標刊物。


        其次,投稿者在經過甄別、確立了目標刊物之后,最好對這些刊物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投稿者最好深入閱讀這些刊物,知曉它們的“套路”——選題的方向和角度、研究方法和文章性質、文章的寫法等,如此一來,投稿者才能有的放矢。


        二、定制式寫作  

     

        每一個期刊都有其獨特的發(fā)稿傾向和文章風格,這是由它長期的出版生態(tài)造成的,并不是某個編輯或作者決定的,所以,向其投稿,最好能夠事先綜合考慮期刊的選題、風格、取向、篇幅甚至體例等,讓所寫文章符合這些期刊的選題與風格等,甚至在寫作的時候便有意識地向這些期刊靠攏,量體裁衣,定制式地寫作。


        定制式寫作就是將投稿融合到寫作之中,一般來說,向什么刊物投稿,在論文寫作之前就已經明確,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向這個刊物靠攏,甚至在選題時就加以考慮。文章選題最好與所投刊物的辦刊宗旨、選題風格和定位一致。比如,給《國家行政學院學報》投稿前,我會認真看一下該期刊以前的文章,自覺反思文章整體是否與其相符。


        要系統(tǒng)閱讀并跟蹤這些期刊,了解這些刊物的投稿要求、刊物風格、刊物的選題要求及宗旨、內容范圍、主要的發(fā)稿方向、出版周期、選稿周期、讀者對象、發(fā)稿的篇幅等等,由此決定自己論文撰寫的格式、內容和篇幅。


        三、投稿前的自查

     

        在投稿前,要進行自查,以便預先將問題消滅掉,避免投稿受阻。具體的自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選題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是否處于學術前沿,能否反映學術研究的現(xiàn)狀、新動向和新趨勢?


        第二,研究觀點是否扎實、可靠,研究結論是否有實質性的推動?


        第三,是否已經表述清楚?自己能否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出論文的主要觀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這樣就可以檢驗自己的觀點是否表達清楚,是否鮮明、突出,是否有新意,是否站得住腳。


        第四,論文的材料、數(shù)據(jù)和圖表是否準確、簡明和完備?語言是否規(guī)范,是否條理清楚、層次明確、邏輯完備?有無錯別字、表達不到位的地方?


        第五,注釋格式和參考文獻是否到位?注釋和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是否規(guī)范反映了作者治學的態(tài)度是否嚴謹,文獻的數(shù)量反映了作者的閱讀量,參考文獻的質量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注意索引文獻的權威性和期刊檔次,多引用專業(yè)刊物的文章、高級別刊物的文章,盡量引用專著和研究性文章,少引用教科書,否則說明作者的閱讀量和知識面都比較有限。


        第六,作者信息是否完備?是否提供了電話、郵箱、作者單位和職稱等必要信息?要把聯(lián)系方式寫上去,有的作者在投稿時不寫聯(lián)系方式,這樣,編輯難以直接聯(lián)系上。準確來說,投稿要注明作者信息,如姓名、性別、電話、通信地址、郵箱、工作單位、職稱、研究單位。


        第七,有無涉嫌剽竊。文章剽竊是期刊的底線,一旦出現(xiàn)剽竊問題,不僅會使作者聲譽受損,而且也會讓期刊聲譽遭受打擊。不管是有意的抄襲,還是無意的重復,作者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否則,一旦被認定為剽竊,將會進入期刊的“黑名單”,影響今后的學術發(fā)表。值得注意的是,不僅不能剽竊他人的文章,也不能自我剽竊,也就是同樣的文章重復發(fā)表。


        四、推介自己的文章

     

        投稿就像推銷,投稿者必須學會推銷自己的文章。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要做虛假宣傳,而是要想方設法向學術期刊正確地釋放信號,以便期刊及其編輯更好地從眾多的投稿中發(fā)現(xiàn)、識別乃至錄用自己的文章。


        其實,向編輯推介自己的文章,不僅是推銷自己,也是方便編輯,更便于編輯向主編及其他編輯部同人推介你的文章,因此,推介文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推介自己的文章既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在投稿郵件中說明,相對來說,在投稿中說明是一件比較順當?shù)氖虑椤?/span>


        首先,要向編輯證明自己的研究選題是有價值的、值得推介的。作者要說明:通過研究,希望達到一個什么研究目標,從什么角度進行切入,相關研究做到什么程度了,這篇文章做到什么程度了。作者要說服編輯為何你的研究選題是重要的。


        其次,作者要能夠盡可能簡潔地陳述自己的研究貢獻。實際上,越是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說明自己的研究,就越是證明文章做到位了。很多作者打電話給編輯,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當編輯問他的研究貢獻時,他答不上來,或者說得不夠明晰,這說明文章還沒有寫到位,還得繼續(xù)加油。其實,編輯的問題很簡單:投稿文章那么多,為什么我要發(fā)你的文章,給我一個理由!編輯被作者說服之后,然后才向主編推介。如果編輯自己都沒有被說服,他又怎么可能說服主編以及其他編輯部同人呢?


        再次,最好把摘要和關鍵詞等關鍵性的信息都做得完整。編輯在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文章的標題,其次就是文章的摘要。在文章的編排上,應盡可能地給人一種這是完成稿而不是初稿的感覺。參考文獻最好按照所投刊物的格式重新編輯一次。


        最后,編輯部還關心:作者的履歷、學科,研究的范圍,作者主持了什么項目,近些年都關心哪些學術問題。如果作者已經有了比較好、比較多的學術發(fā)表,相信一定可以增強編輯的信心。


        推介的關鍵是真實地顯示自己的研究水平,便于審稿者了解作者及其文章。注意不要過分夸大自己,也不必過于自謙,而是要中庸——恰如其分地呈現(xiàn)自己的實力和研究結果。


        五、七條建議

     

        第一,正視投稿。對于年輕作者來說,投稿、改稿也是一個提高自身學術表達水平的過程。因此,不要把投稿視為研究的剩余物,而要把投稿視為學術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研究如何投稿。


        第二,熟悉學刊。很多作者不了解學術出版的一般特征和刊發(fā)流程,因此往往在學術晉升生涯中因小失大。建議作者平時多了解出版周期、刊發(fā)流程等學刊基本情況。這樣一來,一旦有了急需,才不會手忙腳亂,而且也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同時也可以避免上當受騙。


        第三,固定閱讀。每一類刊物、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的歷史、風格,通過固定閱讀,你可以知曉這些刊物的學術取向和選稿要求,做到知彼知己、心中有數(shù)。有了必要的閱讀積累,再與期刊編輯溝通,便有了更多的共享知識,也會更加順暢。


        第四,訂閱紙版。盡管現(xiàn)在數(shù)字出版已經很發(fā)達,但是我仍然建議作者去圖書館認真讀一讀紙質版期刊,有條件的,最好可以訂閱一些自己中意的期刊。發(fā)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凝結了作者和編輯的心血,紙質版能讓你更好地感覺到字里行間的學術誠意。聞著墨香,摸著紙張,欣賞著封面、插圖,這也是學術生活的一部分。


        第五,不要海投。很多期刊都嚴禁一稿多投,而且無的放矢的海投也絕非良策。最好平時就有意識地閱讀一些學術刊物,從研究階段就熟悉、了解這些刊物,最后成文、投稿就會更加自然、順暢。對于有些綜合刊物,建議投遞打印稿。


        第六,經常開會。很多時候,學術期刊約稿不是“看人”,而是“看文”,學刊編輯經常旁聽會議,如果你的文章很棒,又恰好符合在場學刊的選題需求的話,他們會主動來找你約稿的。


        第七,多方核實。現(xiàn)在很多刊物都有經費支持,甚至還有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一般來說,多數(shù)刊物不收版面費。網絡上的投稿一定要辨明真假。一般來說,那些帶有不規(guī)律的數(shù)字的郵箱、域名多半是假的。如果你覺得不放心,最好從其主辦單位的網頁進入學術期刊的官網,或者打電話到編輯部詢問。總之,要多方核實,不要輕易上當。


        本文選自《學術論文寫作與發(fā)表指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