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兩會剛剛開始,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聚焦高等教育相關話題,從碩士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論文、高校人才評價、提升師范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出諸多意見和建議。
青塔對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行了整理,一起來看看。
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國考+校試” 構建碩士研究生考試新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近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招考期間多次發生出錯試題、錯裝試卷、試題泄露等事件,現行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也隨之屢屢引起熱議。
“現行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曾在一定時期內對于國家選拔高層次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新時代新形勢下,國家明確要求高等教育走內涵發展之路,公眾也對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的科學性、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認為,現行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對本科人才培養的不利影響越來越明顯。
譬如,為追求就業率或考研率,教師對考研本科生曠課或課上備戰考研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考研學生開綠燈甚至考試“放水”。本科四年實則成了二至三年讀本、一年至兩年考研,嚴重沖擊了正常的本科教學秩序。由于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安排在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大多數應屆本科畢業生為在畢業后能直接升學,在大四第一學期甚至大三期間就幾乎把全部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復習備考上,嚴重影響本科專業課學習和知識結構的完善。部分考生考研分數很高,但知識面狹窄,遠遠做不到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和強能力。而且,碩士入學考試的公共科目由國家統一命題,專業考試科目由招生單位命題,但是考試卻由具體考點承擔。試卷的投遞、安全保管、分發和回收等環節眾多,給考務組織部門帶來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明確列為改革試點項目。張改平建議,以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碩士研究生高質量的選拔為原則,統籌考慮本科人才培養與碩士研究生選拔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優化初試,強化復試,構建“國考+校試”的兩段考試模式。
國考方面,建議參加對象可為大學三年級、四年級學生以及符合相關條件社會考生;科目包括英語、政治、數學、科技寫作,一年考一次,建議安排在9月第一周周末舉行,方便學生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備考;成績有效期可設定為2~3年,考試合格者將獲得合格證書。
校試方面,建議參加對象為大學四年級學生及符合相關條件的社會考生;考核方式為筆試、面試聯考,筆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專業能力,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心理素質、人文素養、創新情神與創新能力等;一年一次,建議安排在每年3月份的周末,以方便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復習備考。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雪濤:高校應嚴格檢查師生論文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在會議開幕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校應嚴格檢查本校師生的論文,尤其是博士論文。現在因為一些公共事件這一問題被提到明面上,這并不出人意料,下一步還應繼續加大檢查力度。
不久前,青年演員翟天臨被曝博士論文造假,其博士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決定撤銷其博士學位,其導師陳浥也被取消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將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將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
2月27日,教育部又發文要求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
政協委員戴立益:高校不應盲目“重海歸、輕本土”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今年兩會帶來了一份《關于高校本土人才使用和評價的提案》,他認為是時候提一提本土人才與海歸人才同等評價的問題了。
“招聘方面,過分強調海歸身份,同等條件下,海歸能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資源分配,海歸人才優先;評價體系方面,向海歸人才傾斜。”戴立益說,有的海歸人才得到較好的科研條件和薪酬待遇,幾年后,現實又低于期望,“要出成果了,他跳槽了。”
戴立益今年以提案的形式提出建議——建議從國家層面改進人才使用和評價機制。
第一,要取消人才招聘中單純的身份優先條款,加強同行評議在人才引進中的作用。
在人才引進、招聘制度中,弱化地域和國籍的限制性條款,取消單純的海歸人才優先、有海外工作經歷優先等條款;加強人才選聘中學術同行評議的比重,注重考察人員的學術貢獻度、創新潛力、發展前景、學術志向等。人才引進的評審環節應減少行政干預,加強“小同行”評審力度。
第二,他建議建立尊重人才成長特點和學術活動規律的評價體系。
第三,應當發揮海歸人才在學術建制中的作用,促進本土人才與海歸人才的相互融合。
“并不是要讓海歸和本土人才對立,而是要他們互相發揮所長,整體提升我國高校科研質量和教學水平。”戴立益建議破除干部管理的制度壁壘,加大行政領導人員聘用制改革力度,讓有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的海歸人才在合適的管理崗位上任職。此外,海歸人才還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科研管理辦法和人才隊伍建設方式,改善學術風氣,搭建交流平臺,盤活學術資源。
此外,要完善現行的各級各類人才計劃項目,讓海歸人才與本土人才同生共長。
人大代表趙國祥:建設示范性地方師范大學 全面提升師范教育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趙國祥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趙國祥關注的是師范教育的發展。他建議,重點建設一批示范性地方師范大學,輻射引領全國師范院校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強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
趙國祥介紹,我國師范教育形成了相對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備的課程體系、成熟的培養模式和充足的實習實踐基地,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各級各類優秀人才,但在高等教育的頂層設計、政策傾斜和經費支持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譬如,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約占普通高校總數的1/5,但在39所985高校和42所一流大學中,只有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入選,112所211大學中也只有8所師范大學入選;部分高水平師范大學走上了綜合化辦學的道路,一些地方師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轉型之機變成綜合性高校或應用技術型高校,眾多師范院校的非師范專業及其招生數量遠遠超過師范專業。
趙國祥建議,在全國教育經費總體有限的情況下,從四個方面加強師范院校內涵建設、提升師范教育水平。
遴選和建設一批示范性地方師范大學,發揮引領作用,打造師范教育升級版;遴選和建設一批示范性師范專業,為教師教育院校師范類人才培養樹立標桿。
在建設國家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和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實施公費師范生教育、申報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增加教育博士碩士招生指標、擴大辦學自主權等方面,給予示范性地方師范大學重點傾斜,增強其辦學活力。
探索建立國家和地方兩級財政支持機制,通過中央財政投入,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示范性地方師范大學和師范類專業的支持力度,提高師范生生均撥款水平,保障其辦學經費需求。
通過提前批次錄取、增加面試環節和二次選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質量,把好入口關;把立德樹人融入師范生培養的各個環節,把好培養關;加強對師范畢業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學科知識與專業素養、教育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等的考核與檢測,把好出口關。
政協委員陳霞:建議設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國家級獎勵與榮譽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的提案關注如何把準哲學社會科學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領導,夯實學術政治根基和政治定力;如何激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活力,努力推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高質量哲學社會科學成果。3月2日下午,在社科界委員住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陳霞告訴記者,她的提案建議設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國家級獎勵與榮譽,進一步調動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
習總書記的《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到:“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建立規范的獎勵體系,表彰有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責任感、獲得感。”
陳霞說,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人文精神的發展與提升,是激勵思想創新、凝聚人心、樹立民族理念的強大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我們不僅要為新時代培養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也要為新時代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加動力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在努力探索自然和發展科技的同時,也要培養人們的人文精神和理性能力。缺少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只追求經濟的增長和技術的先進,是片面的發展,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險。只有發展經濟同時重視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同時培養人文精神,才有社會的整體進步,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目前我國國家科技獎勵的獎勵范圍主要是在自然科學領域,沒有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創新成果及創新人才實施有效的獎勵,不利于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因此,應當增設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國家級獎項。
陳霞經過調研發現,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目前只有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鄒韜奮新聞獎、王力語言學獎、錢端升法學成果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金岳霖學術獎、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和夏鼐考古學研究成果獎等。
“為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探索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也應該受到重視,也應得到與自然科學家同等的榮譽和尊重。”陳霞建議設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國家級獎勵與榮譽。
政協委員楊文:民辦高校也應建設“雙一流”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
3月2日下午,31位住魯全國政協委員到達北京后,第一時間舉行了座談會,就如何圍繞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更好議政建言進行交流。
在歷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領域的改革都是討論的熱點。山東省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今年準備提出的4個提案,基本都圍繞著教育領域的改革展開。
楊文在發言中表示:“關于建設高水平民辦大學的建議,在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和國家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等宏觀背景下,民辦高校也不能缺位。就國家層面建設高水平民辦大學的規劃和實施方案,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此外,楊文還關注關于當前幼教師資隊伍建設中面臨的問題,面對當前幼教師資數量缺口大,職前師資培養與崗位需求不對接等諸多問題,楊文也在提案中提出意見和建議。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