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投稿最頭疼的問題可能就是如何回復審稿人意見了,下面的十條簡單規則可以幫助你有效回復審稿專家。
規則1:提供一個概述,然后回復整套評論
回復信通常會以修改過的摘要開始,指出新的數據和新的分析,以回復所有審稿人的基本意見。請注意,根據你的需要,回復信中可能會包括一些圖示和表格,但這些圖示和表格是提供給審稿人參考,并不會出現在原稿或增刊中。這些額外的成果可以在你的引言中提到。但如果你的評論是由多個審稿專家提出的,這些成果也可以在摘要中指出。回復信應該包含所有評審意見,并且你的回復應該相互交錯,而不是彼此獨立。
規則2:尊重審稿專家并以禮相待
即使你確信審稿專家欠缺考慮,但在回復信中表達這種情緒肯定于你無益。請記住,如果審稿人沒有理解某些內容,那么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有把觀點闡釋清楚。如果審稿人似乎不是該領域的專家,請記住這種專業水平(或缺乏專業知識的水平)可能代表了該雜志的許多讀者。你的目標是讓所有讀者(而不僅僅是專家)都能讀懂你的作品。
有時候你需要努力去理解一個特別的評審意見。在某些情況下,審稿人提出的問題反映了他對整個研究或其中某些假設存在很深的誤解。當某些意見似乎并不正確,尤其是當某個審稿人有許多這樣的意見時,這可能是因為原稿沒有充分解釋它想要闡述的假設。
規則3: 承擔責任
如果審稿人沒有理解某些內容,那么你應該為沒有闡述清楚而道歉。即使你確信文本已經很清楚了(也就是說,只是審稿人沒有看到),你也要考慮修改文本,并在回復中附上修改過的文本。一般來說,即使審稿人所要求的更改似乎沒有必要,但通常最好還是進行修改,以向審稿人表明他們的意見得到了聽取和理解。
規則4:回復要自成體系
當你對文本或圖像進行更改時,請在回復中直接引用你改動的部分。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指出改動的具體行列號,但是你應該確認你指的是原稿還是修改稿的行列號。一封自成體系的回復信可以讓審稿人更容易理解你到底做了什么,而不必在你的原稿和回復信之間來回切換。此外,一封自成體系的回復信可以減少審稿人閱讀完整原稿并找到新問題的可能性。這個規則的唯一例外就是當一大塊修改過的文本(例如,一個新的部分)太長而不能引用時,可以簡單清晰地在回復中提及(例如,給出新部分的標題)。
規則5:回復審稿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審稿專家經常抱怨作者根本沒有對評審中提出的幾點作出回應。在某些情況下,審稿專家可能不同意你的回答,但你不應試圖通過簡單地忽略它來回避一個棘手的問題。
評審內容通常會包含幾個要點,但審稿人可能會在一個要點中提出兩個不同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明確地回應這兩種批評。你的回答可以穿插在一起,從而將一個要點拆分為多方面作答。這樣做通常比在一個文本塊中回應多個要點更好。
規則6: 使用排版來幫助審稿專家瀏覽你的回復
使用字體,顏色和縮進的變化來區分三個不同的部分:評審內容,你對評審的回復,以及你對原稿的改動。你可以在回復的引言部分解釋這些排版慣例。
規則7:盡可能對每條評審意見都開門見山地回復要點
你可以提供背景信息,但也要在給出主要回復之后再這樣做。盡可能回答“是”或“不是”。如果審稿人是正確的,要在回復中說明。你的目的是向審稿專家表明你認真對待了他們的評審意見,并且你應該盡快提交你的回復。
規則8:盡可能按審稿專家的要求修改原稿
一般來說,你應該避免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即你不會費心去做審稿專家要求的額外實驗或分析。即使你認為審稿人要求的分析內容不能提供信息,或者有其他缺陷,但如果你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并在回復中報告結果,然后解釋為什么你的原稿中沒有這項結果。那么你通常會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有時候審稿人要求地太多了。可以肯定地說,這些要求超出了你所認知的當前工作的范圍。然而,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給定稿件的范圍往往難以精確定義。如果審稿人要求做十件事,而你說其中九件不在你的工作范圍之內,那么你不太可能讓他滿意。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需要做一些你認為超出原來工作范圍的事情。
規則9:清楚修改版稿件相比原稿的變化
當你按照評審意見對稿件進行修改時,有時很難向審稿人準確傳達更改的內容。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作者在回復評審意見時說,“這一點在稿件中是以下列方式提出的”。這個回復沒有說清楚作者指的是原稿中已經存在的內容,還是在描述新版本中的變化。你的回復應該明確地解釋修改版稿件相較于原稿的變化。
規則10:如果有必要,寫兩次回復
你“回復審稿人”的初稿可能旨在分析審稿人的意思,同時考慮不同的回復途徑,以及權衡進行額外實驗的成本與效益。這份初稿有利于你和共同作者決定如何制定最終的回復信。最初的文檔也可以用來發泄你對那些不公平或粗魯的評審意見的不滿。在寫完這個初稿之后,你可以開始編寫一個完全獨立的文檔,其中包含你真正希望審稿專家看到的內容。實際上,先寫一個“發泄”版本的回復,然后等待一段時間,在幾天后(也許是在你按照評審意見做了一些工作之后)開始編寫“真正的”回復,這通常是有幫助的。

除了“對審稿人的回復”信之外,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想給執行編輯寫一封單獨的信。在這封信里,你可以談談潛在的利益沖突問題。你可能還想指出審稿人的要求與同事或與期刊政策發生沖突的情況。
回復評審意見的過程可能是出版過程中壓力最大的部分之一。請記住,在大多數情況下,審稿專家都是善意的,他們自愿花時間幫助確保科學文獻中報告結果的有效性。幾乎每一份經過評審后修改過的稿件相對于原始版本都有所改進。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