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洲際導彈彈頭在飛行末段氣動加熱現象非常嚴重,彈頭溫度高達上千度,目前的隱身涂層技術難以適應各國研發第四代戰斗機,隱身是重要指標,而要達到隱身,既可以對外形進行優化設計,另外隱身涂層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等都在大力研制自己的隱身涂層,美國在研制隱身涂層的過程中甚至不惜投入千億美元,可見對其重要性的重視。
隱身涂層材料,當然不是只用于隱身戰機,應用于導彈也是一種必然。長期以來,導彈的突防主要靠速度,如果再用上隱身涂層自然會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導彈本身雷達反射面積小,速度快,加上隱身涂層就更難發現了。
事實上,導彈應用隱身涂料技術已有先例,這就是美國的AGM-129導彈,這款導彈號稱具有雷達難以探測的隱身效果,就在于一方面采用了獨特的隱身氣動外形設計和巧妙的結構布局,使導彈具有較好的隱雷達、隱紅外和隱聲學的性能。此外,彈體和翼面也都采用吸收電磁波的復合材料和吸波涂料,大幅度減小了導彈對雷達電磁波的反射,不容易被敵方的雷達探測到。
不過,就目前現狀來說,并不是所有導彈都適合采用隱身涂料,因為很多導彈速度很快,在大氣層飛行時彈頭位置會產生嚴重的熱燒蝕問題,以主要軍事強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在飛行末端時速度能達到音速25倍左右,氣動加熱會使彈頭表面產生3000℃以上的溫度,目前現有的隱身涂層難以適應這樣的苛刻條件。
像AGM-129這樣的導彈之所以可以采用隱身涂層,在于它是一種采用渦扇發動機的亞音速導彈,飛行速度不比F-22戰斗機快多少,幾乎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微小版的F-22戰斗機,F-22能涂隱身材料,AGM-129當然也沒任何問題了。
不過,今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材料的開發應用,可能會有新的突破,不排除適應上千度高溫的新型隱身材料的出現,那時洲際彈道導彈穿上“隱身的外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