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0日,谷歌正式發布了2019年版的學術指標(Scholar Metrics)。本次發布涵蓋2014-2018年發表的文章,并包括了截至2019年7月在谷歌學術中被索引的所有文章的引用 。谷歌學術指標為作者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讓學者們可以快速評估學術出版物最近文章的影響力。
在其網站(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top_venues)上可以看到根據 5 年高引用(h5指數)和 h5中位數指標排名的前 100出版物(不同語種),以及各學科領域前20的學術期刊,每一種期刊可以點擊 h5-index 查看被引用最多的論文。
谷歌H5指數的算法不同于影響因子,不光考慮期刊文章的篇均被引,是一個平衡發文量與被引次數的指標,其定義極具數學上的美感。
在2019年Google Scholar Metrics排名中,可以看到英文期刊排名前5的分別是Nature,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The Lancet,Chemical Reviews。下面為展示排名前100的英文出版物。
讀者們很快發現,H5指數靠前的,基本上都是些發文量非常大的刊物,而JCR影響因子超過200的霸主CA,在H5指數排名中,前100名都沒進去,究其原因還是:JCR影響因子本質上是一個篇均引用次數,在總發文量不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少量高引文章大幅拉高影響因子的情況,比如發表在CA的Cancer statistic數據,每篇引用次數都有好幾千,而CA的總發文量不大,于是哪怕其它文章都是零引用,CA的影響因子仍然最高。而H5指數除了考慮每篇文章的引用次數外,還與期刊的總發表文章數量正相關,按其定義,在篇均引用次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某期刊發表的文章越多,其H5因子越容易上去,Nature, Science就是這種刊,用H5去衡量,簡直就無敵了。
另外,我們也發現,這幾年中國的英文期刊影響因子上升很快,但在H5指數前100位中幾乎不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大刊很少,年載文量超過1000篇的SCI刊幾乎沒有,加上很多期刊追求影響因子,往往采用壓縮發文量的方法,H5指數很難上去??赡苡腥艘獑?,追求H5指數高有意義嗎,小編的理解是,影響因子高僅僅是“價”高,而H5指數高則是“量價齊升”,是股市繁榮的表現。
以下是中文期刊的H5指數情況
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經濟研究》《農業工程學報》《地理學報》,以下是中文期刊的排名情況。
另外,英文出版物分為幾個學科大類,每個類別中包含數十個子學科或研究方向。
商業、經濟和管理
化學和材料科學
工程和計算機科學
健康和醫學
人文,文學和藝術
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
物理和數學
社會科學
Google學術計量中的各項指標含義:
h指數 (h-index) :出版物所有發表的 h 篇文章每篇至少都被引用過 h 次;
h核心 (h-core) :出版物最高被引的h篇文章;
h中位數 (h-median):h核心中位數論文的引用次數。
h5 指數(h5-index)、h5核心(h5-core)、h5中位數 (h-median)相應的對應最近5年的數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