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大學,經費投資必不可少。而經費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高校的實力。
前段時間,教育部直屬的75所高校相繼公布了去年的財政決算情況,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張“貧富差距”巨大的賬單。
教育部直屬高校2018年決算經費排序表
排序 |
高校名稱 |
總經費(單位:億元) |
1 |
清華大學 |
276.44 |
2 |
浙江大學 |
191.92 |
3 |
北京大學 |
189.17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178.71 |
5 |
中山大學 |
130.53 |
6 |
復旦大學 |
114.99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103.92 |
8 |
武漢大學 |
99.91 |
9 |
同濟大學 |
97.74 |
10 |
吉林大學 |
97.24 |
11 |
四川大學 |
93.66 |
12 |
天津大學 |
88.02 |
13 |
南開大學 |
87.26 |
14 |
山東大學 |
85.36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84.86 |
16 |
南京大學 |
83.89 |
17 |
廈門大學 |
81.10 |
18 |
華南理工大學 |
74.93 |
19 |
中南大學 |
72.68 |
20 |
東南大學 |
71.72 |
21 |
北京師范大學 |
67.47 |
22 |
中國人民大學 |
62.86 |
23 |
電子科技大學 |
62.79 |
24 |
華東師范大學 |
59.40 |
25 |
中國農業大學 |
58.88 |
26 |
大連理工大學 |
58.87 |
27 |
重慶大學 |
57.13 |
28 |
西南交通大學 |
50.05 |
29 |
武漢理工大學 |
49.50 |
30 |
西南大學 |
49.09 |
31 |
東北大學 |
48.03 |
32 |
北京科技大學 |
43.69 |
33 |
北京交通大學 |
42.48 |
34 |
湖南大學 |
41.24 |
35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40.73 |
36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40.44 |
37 |
蘭州大學 |
40.19 |
3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39.06 |
3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39.01 |
40 |
中國海洋大學 |
38.53 |
41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37.55 |
42 |
華東理工大學 |
36.90 |
43 |
河海大學 |
35.72 |
44 |
中國礦業大學 |
35.47 |
45 |
江南大學 |
35.34 |
46 |
北京化工大學 |
34.74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34.49 |
48 |
華中農業大學 |
33.65 |
49 |
華中師范大學 |
32.49 |
50 |
華北電力大學 |
30.88 |
51 |
合肥工業大學 |
30.27 |
52 |
北京郵電大學 |
29.87 |
53 |
長安大學 |
28.63 |
54 |
東北師范大學 |
28.54 |
5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25.96 |
56 |
陜西師范大學 |
25.63 |
57 |
東華大學 |
25.15 |
58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24.34 |
59 |
北京林業大學 |
21.46 |
60 |
中國藥科大學 |
20.96 |
6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18.10 |
62 |
上海財經大學 |
17.94 |
6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17.62 |
64 |
西南財經大學 |
16.72 |
65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16.68 |
66 |
中央財經大學 |
16.03 |
67 |
中國政法大學 |
15.82 |
68 |
東北林業大學 |
15.60 |
69 |
中國傳媒大學 |
15.38 |
7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14.81 |
71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14.39 |
72 |
北京語言大學 |
11.86 |
73 |
中央美術學院 |
9.73 |
74 |
中央音樂學院 |
6.26 |
75 |
中央戲劇學院 |
4.23 |
看完這個表格想必大家就知道為什么說“貧富差距”巨大了。第一名清華大學,榜單上唯一一所經費超200億的高校,領先第二名浙大85億,零頭都比中央戲劇學院的總額要高,稱得上是“最有錢的大學”。
前幾年穩坐第二的北大,排到了第三,取而代之的是浙大。浙大除了國家的投入,還接受浙江省政府和杭州市政府的資金投入,學校本身的科研經費數量巨大,校友捐資力度大,畢竟坐落在浙商們的故鄉,很多校友非富即貴。
除了榜單里列出的教育部直屬高校,還有一些部委直屬院校,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等,這些高校的經費預算和開支也是很大的,都名列前茅。
對比完“貧富”,我們再來說兩個問題,每年高校的經費如此之巨大,那么這些錢是怎么來的?又都花在哪了?
1、錢是怎么來的?
一般高校的經費來源于三個方面:財政撥款、事業性收入、其他收入。其中財政撥款是固定的,也就是國家部委按照人頭數撥款,像吉大、武大這種師生人數多的高校這部分收入就大一些。而事業性收入是最能體現高校實力的,因為這項收入是靠高校申請到的科研經費,比如清華大學的事業性收入能占到總經費的一半!這就說明清華的科研實力確實強。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社會捐資,實際上,國外的高校是靠社會捐資多少來評判實力的,而中國的高校,社會捐資的比重最小。
2、錢都花在哪了?
經營一所高校,需要花錢的地方是數不清的,比如,教學經費、設備采購、行政開支、教職員工工資、建實驗室、投入科研教研項目、師生的衣食住行等等。有的學校開支巨大,但平均到人頭卻并不高,有的學校開支少,但每位師生享受的條件卻極好,如果按照每生平均經費來計算,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是排在前五位的。
可見,名校之強,不僅在于投入,更在于科研、教學條件以及每名學生所享受的待遇。那么,你的所在院校怎么樣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