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圖蟲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第118個諾貝爾獎“開獎周”即將開啟。10月7日起,6大重磅獎項將輪番揭曉,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因丑聞而停發的文學獎,將隨2019年的獎項一同“雙倍奉送”。
諾貝爾獎歷經百年,截至2018年,已頒出590個獎項,共935個個人或組織獲獎。時至今日,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
關于諾貝爾獎,你知道多少?百年來,圍繞提名與獲獎,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新一批“人生贏家”又會是誰呢?
諾獎小檔案
名稱:諾貝爾獎
獎項:生理學與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
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
獎品:獎牌、證書、獎金(諾貝爾的遺產)
評獎機構:各獎項指定的委員會
發獎機構:諾貝爾基金會
有資格的提名人:各評獎機構成員、各領域的專家、大學教授、前諾獎得主等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瑞典出生,他自小就對文學、化學、物理等方面產生濃厚興趣,更走上了成為化學家的道路。在其一生中,共獲得355項專利,更因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而聞名于世。
然而,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1895年,62歲的諾貝爾在遺囑中寫道,“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由此產生,并一直持續至今。
解密諾獎“前半生”:共完成18347次提名根據諾獎基金會的規則,提名人與被提名人的信息將嚴格保密50年。截至目前,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上僅公布了1966年(生理學與醫學獎截至1953年、和平獎截至1967年)以前的信息。截至上述年份,諾獎一共完成了18347次提名。
據了解,每年9月起,各大評獎委員會開始征集新一年的提名信息。次年3月至9月,他們將對收到的被提名人進行審查,并逐步縮小候選人名單。10月,當年獲獎名單將公諸于世。
2018年,因瑞典文學院院士家屬深陷丑聞,該機構決定停頒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改為與2019年的獎項一同頒發。因此,2019年文學獎的頒獎現場,將要“好事成雙”。
那些諾獎“陪跑大戶”們百年來,許多科學家因獲諾獎而“聲名大振”,然而,還有一些人,雖取得重大成就,卻和諾獎“一直在錯過”。
如果瑞典原子物理學家莉澤?邁特納還在世,她看到諾貝爾獎提名記錄,大概會很郁悶。畢竟,40多年間,她曾被提名48次,卻從未“走到最后”。
據了解,邁特納最重要的成就,被認為是解釋了奧托?哈恩1938年發現的核裂變。她在一生中,共獲得29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和19次諾貝爾化學獎提名,但都從未獲獎。
無獨有偶,作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曾獲得33次諾獎提名。1936年,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甚至提名弗洛伊德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提名信中,羅蘭寫道:“我知道,乍一看,精神分析學家更適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他(弗洛伊德)的偉大作品,在過去30年間深深影響了文學界。”
然而,弗洛伊德最終還是沒能將諾獎“收入囊中”。
這些人你一定聽過,他們都獲得多少次提名?
諾獎官網數據顯示,提出相對論的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被提名62次,在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1921年,就獲得14個提名。
因“薛定諤的貓”思想實驗,而被大眾熟知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先后獲得41次提名,他于193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時的11個提名人中,其中一個就是愛因斯坦。
與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相比,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則“更具效率”,她僅被5人提名,就先后獲得了兩個獎項(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圖/ 中新網
2019年誰將“抱得”諾獎歸?
9月24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名單公布,19位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的科研精英入選,掀起了新的一輪“諾貝爾獎猜想”。
10月7日稍晚些,2019年的諾獎即將拉開帷幕,公布各獎項的具體時間如下(均為北京時間):
2019 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
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評獎委員會說,動物需要氧氣才能將食物轉化成有用的能量,人們了解氧氣的基礎性重要作用已有數個世紀,但細胞如何適應氧氣水平變化長期不為人知。今年的三名獲獎科學家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不斷變化的氧氣供應”,并確認了“能夠調節基因活性以適應不同氧氣水平的分子機制”。他們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一個最基本的適應性過程的機制”,為我們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
2019 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8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此前輿論普遍認為今年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領域科學家獲獎可能性最大,且其中很可能有日本科學家獲獎,三位天體物理學家獲獎也算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冷門。
吉姆·皮布爾斯的獲獎原因是對宇宙演化過程的理論發現,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的獲獎原因是他們對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發現。
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并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54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其中吉姆·皮布爾斯獲得450萬瑞典克朗,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共享450萬瑞典克朗。
化學獎:不早于10月9日下午5:45
文學將:不早于10月10日下午7:00(2018與2019兩年同頒)
讓我們共同期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