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也是科學技術進步的關鍵。2019年代表委員關注了哪些基礎研究方面的問題?在加強基礎研究方面,科技部又是如何具體落實的?
5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國務院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2019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基礎研究提出了47件建議和提案,包括人才培養、基礎研究的投入、長期穩定支持的環境、基礎平臺建設,這些都是代表委員比較關心的。
科技部按照代表委員的建議,全面加強基礎研究,大幅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做了幾方面工作,有針對性進行了部署。
第一,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對整個基礎研究進行了系統安排,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這些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部署。
第二,持續加強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發部署。包括對干細胞、納米、蛋白質、合成生物學、病原學、全球變化及應對、量子信息、量子計算、腦科學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第三,對數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進行了傾斜性支持。發布了《關于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已批準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山東等地首批建設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通過這些數學研究中心,凝聚起全球高端的數學人才進行長期數學研究。
第四,加快國家實驗室建設。
圍繞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創新領域,組建若干國家實驗室,使他們成為引領基礎研究的戰略力量。同時正在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圍繞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突破,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使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基礎研究的梯次布局。
第五,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在整個研發投入中的比重。
2019年,整個國家的基礎研究經費是1209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10.9%。
引導地方結合自身優勢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現在很多地方科學研究的水平很高,他們也愿意投入基礎研究。
加大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主要是激勵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探索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聯合資助等措施來引導社會力量加強基礎研究,通過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企業投入和社會力量投入來共同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在全社會研發投入中的比重。
第六,完善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分類評價體系。包括注重新發現、新觀點、新原理、新機制等標志性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倡導“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支持更多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勇闖科研“無人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