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國SCI論文撤稿占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2020-08-20 15:56:40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 分享至:

    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范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占了全世界44%,“位居榜首”。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旗鼓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


    NO.1 中國在世界論文大環境的趨勢


    SCI 收錄中國論文數量占世界論文總數的變化趨勢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中國SCI論文撤稿占到所有撤稿的44.0%


    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范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于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占了世界44%,“位居榜首”。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2012年來,中國SCI撤稿數量持續上升


    中國SCI論文曾在2009-2011年出現可怕的撤稿風暴。隨后,于2012年迅速降低到156篇。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但低谷之后,中國SCI論文撤稿數量呈現持續上漲趨勢,2019年撤稿數量 536篇,而2020年到目前為止已高達388篇。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12-2020年中國撤稿占比


    3、2020 年中國 SCI 撤稿仍然遙遙領先


    2020 年,中國已有388篇SCI論文撤稿,而美國有255篇SCI論文撤稿,英國有124篇撤稿。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20年1月-7月各國撤稿量


    NO.2 中國國內撤稿的深度剖析


    看完中國在世界的撤稿情況后,我們來細品下中國國內撤稿情況。通過Retracitondatabase數據統計:


    1、2020年1月1日-2020年7月30日共計撤回388篇


    1月共計:38篇


    2月共計:49篇


    3月共計:81篇


    4月共計:88篇


    5月共計:48篇


    6月共計:47篇


    7月共計:37篇


    2020年1月-7月30日世界各國撤稿論文總計1143篇,而今年最新數據中國論文撤稿量已經高達34%,并且數據還在不斷增加!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平均每年撤稿325篇


    通過網站Retraction Watch以“China”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剔除非撤稿論文,檢索到2012年至2020年7月,8年期間中國學者被撤稿論文2938篇;其中,83%的論文作者為中國大陸學者,17%由中國大陸學者與境外學者共同完成。


    3、中國學者撤稿量持續走高


    2012年,中國學者被撤稿154篇,2015年,撤稿量猛增到348篇,比上一年翻了一番;2019年,增加到481篇。


    這期間發生了一些集中撤稿情況:


    2017年4月,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雜志《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一次性撤銷2012年至2016年發表的來自中國學者的107篇文章。


    2020年4月,該集團旗下另一家期刊一次性撤回中國學者撰寫的33篇論文。僅2020年1月到7月,中國學者被撤稿達388篇。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12-2019中國學者撤稿數量


    4、撤稿論文分布發達城市居多


    統計發現,撤稿論文所屬的機構分布較廣,北京、上海、武漢三地較多,其中北京數量最多,共有69個。這三座城市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科研機構和大學。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撤稿論文作者所屬機構分布地區


    5、撤稿作者集中高校機構


    被撤論文所屬機構既包括科研機構如中科院(34篇),包括高校,企事業單位。2938篇被撤論文作者所屬機構均以高校為主。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撤稿作者所屬機構和撤稿數量


    6、撤稿論文的十大領域


    通過對2599篇論文所屬學科進行詞頻分析,發現撤稿論文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學領域,撤稿量排名前三的學科分別是物理學、基礎生命科學、生物學。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撤稿論文所屬十大領域


    7、撤稿論文超90%發表在開源期刊


    調查數據顯示,8年來中國學者被撤論文有2444篇發表在開源期刊上,占總數的94.5%,而發表在傳統期刊的論文僅有117篇,只占4.5%。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12-2019中國學者被撤稿數量


    《中國科學基金》研究表明,2015年度中國在SCI收錄OA期刊發表論文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188.6%,OA論文占SCI論文總數的比例為15.7%。


    我國SCI收錄OA論文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和我國研究評價中強調論文發表數量有關。一些OA期刊盡量多地發表論文以收取更多的費用,放寬審稿標準。


    NO.3 僥幸機會小,撤稿代價大


    1、高校撤稿“名列前茅”


    論文發表對評職稱非常重要!學校會設定基本的崗位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校和學院層面相互比拼,水漲船高,上不封頂。因為論文發表“壓力山大”,所以很多人為了發文章不擇手段。


    在撤回的稿件中,大部分來自許多知名醫學院的附院是因為這些附院晉職稱都需要SCI 。而對于普通醫院或基層醫院來說中文的核心文章就夠了,無需偽造 SCI 論文。


    2、撤稿原因“純屬雷同”


    撤稿觀察網站標注的撤稿原因多達82種,但其中有大量原因雷同。2599篇論文撤稿原因列在前六的分別是“出版機構調查”“同行評審虛假”“文章重復”“抄襲”“數據錯誤”和“圖片重復”,這六個原因造成的撤稿量為1835篇,占總數的70%。


    中國科學院楊衛院士將學術不端與學術不當行為歸納為14種:剽竊、編造、篡改、第三方代寫、重復發表、署名不當、利益沖突、關系游說、學術獨裁、引用不當、引用虛假文章、編造審稿人、不可重復、倫理失范。


    3、重復/剽竊“不可忽視”


    斯坦福大學Elisabeth Bik報告稱,她檢查過的2萬多篇生物醫學論文中約有4%包含不當重復的圖像。Bucci報告說在他檢查的1364篇論文樣本中,有6%至少包含了一張經過處理的圖像。


    而近三年中國SCI論文共有1397篇SCI論文撤稿,其中因為剽竊所致的撤稿有547篇(39%),另外錯誤所致的撤稿有330篇(24%)。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原因之外,因為偽造同行評議和作者署名問題導致的撤稿分別是116(8%)和84篇(6%)。


    4、國外期刊“渾水摸魚”


    研究員表示 “開源期刊大多數沒有嚴格的文章質量標準。善于操作影響因子的話,在短時間內就會迅速提升影響因子,開源期刊以盈利為目的,學術次之。”


    中國學者在聲譽較差、影響力較低的OA期刊所發表的論文數量相對更多。這些期刊沒有正常的審稿程序,把關流于形式,胡柯認為“部分國外期刊就是為了賺錢。”調查數據表明,發表于開源期刊上的文章似乎有著更高的撤稿率。近年來中國學者大量給國外開源期刊投稿,令這些期刊收稿量翻了幾番,并不符合科學規律。 


    5、撤稿頻發“罪魁禍首”


    SCI論文成為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的核心指標。體制評定科研人員未達到學校要求的論文發表量,他們可能無法晉升甚至可能會被迫離職,這種壓力可能會導致一些研究人員以犧牲科學誠信為代價發表文章。


    李連達、李貽奎曾評論道:


    “撤稿事件發生在一些學者身上,但是深層次的原因是學術評價及職稱評定標準不合理。此次撤稿事件絕大部分是醫學論文,集中反映了我國醫學界的評價標準存在嚴重缺陷。有些醫院在評職稱時,不以醫療水平、治病救人的能力為首選標準,而是以爭多少科研課題、搶多少科研費、發表多少篇論文為首選標準,甚至以SCI論文為唯一標準。”


    6、學術腐敗“誰來買單”


    除了論文發表的壓力導致學術不端行為外,中國投入了大量科研資金、給予科學評價獎勵體系,第三方機構的“幕后黑手”介入,部分研究人員冒著違背科研誠信的風險發表文章。


    “學術不端行為歸根到底是個人原因還是制度原因所導致?”中國科學院技術戰略咨詢研究院的李真真、黃小茹提出上述問題,“看似簡單的二分問題,其實存在著一系列相互嵌套的深層問題。”因此,構建與完善新型學術水平評定制度,是反對唯SCI論文的關鍵。


    踏實科研、坦白從寬、損失最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亚洲男女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